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骊玉升登 (第1/2页)
第200章骊玉升登 听到闻夫子的质问,姜偃立刻裹着被褥缩到角落处,低声道:“你都说了不用封印饕餮,那我干点老本行总可以吧?” “机巧造物不过金铁木石拼凑而成的死物,能够活动起来必有依仗。”闻夫子看着墙壁上粗细不一的铜管:“此间部分机关是靠水流推动,但真正高深的偃偶则需要地脉气机撑持,就像人要吃饱饭才能干活。 “你借助洞天地气来打造机关偃偶,这没什么稀奇的,过往一向如此。然而仙源洞天不是寻常地方,此处是九州地脉神枢灵xue之一,气机丰沛,近十几年出现不寻常的地气散失,显然是人为侵夺导致。” 姜偃低头不语,完全就是做错事被大人发现的小孩模样,让人不禁怀疑他这老迈躯体下,心智尚未成熟。 “你究竟在做什么?”闻夫子问道。 “能不能别问了。”姜偃说:“我向们保证,绝不是什么坏事。” “既然不是,为何不能明说?”闻夫子双手拍地,一下坐到姜偃身旁,让他无从回避,就像照料小弟的家中长兄,语气恳切: “我是看着你接任掌令的,从第一天见到你,我便知道你醉心机巧之术,也盼着你的造物能够对付饕餮。过去你缺少什么东西,不敢向其他人索要,也是我出面帮忙。 “后来安屈提潜入古阳平治,我担心各处洞天不稳,借机此促成你广设耳目。拂世锋众人也因此能借助木鸢联络沟通,比过去方便多了。难道这么做,还不足以让你相信我?” 拂世锋内并没有明确首领,闻夫子正是在一片庸碌守旧的氛围下奋发作为,隐隐成为众人领袖,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对拂世锋其他人发号施令。 姜偃一脉传承悠久,其前身是祖龙一统九州过程中网罗的工匠。随着祖龙暴崩,秦末天下大乱,部分参与打造十二金人的工匠避入仙源洞天,渐渐演变出几支家族,传承着机巧偃偶之术。 历代继承姜偃名号、掌管太一令者,几乎都是在这些家族子弟中挑选。但随着世代更迭,部分家族渐渐衰微,机巧之术也有失传之虞。 可以说,这一代姜偃对机巧之术的延续是有极大功劳的,而这也少不了闻夫子从旁提携。 只是这位姜偃自幼言辞笨拙,不为父母所喜,一心埋首于机巧偃偶,久而久之疏远人事。 但闻夫子很清楚,姜偃只是不好与人直接往来,若是借助偃偶木鸢,那他可以说个没完。此人内里,终究是一个渴望他人认同自己的孩子罢了。 “我可以说,但是你不许取笑我。”姜偃像是艰难地下定决定。 “绝对不笑。” 姜偃甩开被褥,从怀中取出一串铜制钥匙,其中齿条高低曲折、十分复杂。 就见姜偃来到那排铜柱前,将表面一个个圆盖挪开,把钥匙相继插入内中。随后铜管微微震动,内中似乎有流水迅速奔涌,连带着整座骊玉府也活动起来。 紧接着姜偃把地上杂物归拢到角落,露出中间一个小石台,将几案上一枚拳头大小的水晶安置在其中凹槽。 这枚水晶无色透明,十足珍贵,一经安放,迅速向外放射出耀眼光芒,渐渐现出清晰景物。 “这是……骊玉府?” 闻夫子站起身来,看着及腰光影中浮现一座形似坞堡的建筑,不过这坞堡外墙是围成一圈的圆形。对比起方才在外面看到的楼阁馆舍,兴许这外墙是埋在地底。 “对。”姜偃点头道:“其实自从你提议将饕餮变化成人,我就猜到骊玉府或许再也排不上用场了。” 此时沉默已久的洪崖先生开口道:“骊玉府最初应是祖龙用来蜕去凡胎、炼就仙身的闭关之地,为何会充斥机关造物?” “其实不止如此。”姜偃解释说:“由于驾驭九州龙气极为困难,形神如荷重担,所以祖龙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或舒缓形神之疲,或让龙气更便于驾驭。” 说这话时,姜偃也不由得偷偷瞧了闻夫子一眼,他其实一直不明白,这位昔日儒门东海圣人,为何能够如此轻易御使龙气? 即便有太一令辅助,龙气归附之际,体魄经脉要承受万钧之重,神魂识海如见万里山川。过去有一代姜偃自以为是,尝试引龙气加身,当场就把自己震死。 连一统九州、开创不世功业的祖龙都难以做到,闻夫子却是这般轻松写意,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这么说来,骊玉府岂不是要变成一座到处移动的行宫?”闻夫子有些惊讶地问道。 “不错,这就是骊玉府的最初设想。”姜偃说道:“可惜直到祖龙暴崩,骊玉府都没有完成。” “那你又是怎么想的?”闻夫子好奇问道。 “我希望能够完成前人夙愿,不管有没有饕餮之祸。”姜偃抬头仰望:“不止如此,我还希望骊玉府能够一飞冲天,遨游星汉之间,一窥天外风光。” 此言一出,闻夫子满脸错愕地站在原地,姜偃见他如此,低声嘟囔:“是你逼我说的……” “好志气。” 闻夫子还没答话,洪崖先生当即点头赞许。姜偃闻言大为兴奋:“我正是从道经中‘仙槎渡银河、出神游太空’得到启发!仙道高人可以腾翔往返,凡夫俗子为何不能凭借机巧造物做到同样的事情?” 洪崖先生不苟言笑,沉思考量。闻夫子惊讶道:“你觉得此事真能做到?” “我对此并不熟悉,反倒是东海仙山那边,或许曾有人领略过天外风光。”洪崖先生说。 闻夫子和姜偃齐声问:“谁?” “方壶一脉。”洪崖先生言道:“他们曾有前人打造仙槎,打算集体飞升天外。” “成功了吗?”姜偃连忙追问。 “他们去而复返,缄口不谈。” 姜偃轻轻哦了一声,好像在考虑什么。闻夫子则盯着下方光影,挠着头问:“原来是为了搞这个……你觉得还要多少年才能成?” “这……不好说。”姜偃也没了方才兴奋。 闻夫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