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免税?封建王朝的巅峰突破 (第1/2页)
第271章免税?封建王朝的巅峰突破 但这些钱还不够运转大宋王朝。 其他费用也不少。 去年朝廷在各地兴修水利用了约三百万贯,兴建了很多船厂,工厂和一些基础建设也花了两百多万贯。 灾区救助这种钱就不,两浙,大员和济州三地还开始兴办学校,免费让军官和吏员孩子们上学,也是一笔开支。 另外朝廷各部门的预算也是钱,赵与芮已经尽量压缩裁减人员和开支,现在各部门加起来还得用几百万。 大伙听完后发现,现在朝廷各部门的开支预算反而是钱。 而以前,这里面水可浑了,更是最容易生钱的地方。 等杜范最后一个开支出来,大伙脸色更不一样了。 “去年皇城开支,---全年,二十一万贯。”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敢置信。 皇城开支包括了所有内侍和宫女的工钱。 而大宋皇城的内侍加宫女,都不到五百人,可谓历史各朝最少。 但皇帝显然很节约,全年皇室开支才二十万贯出头。 嘉定年间,宁宗已经算是比较节俭的,过年过节连酒都不敢喝。 就这样每年皇城开支也接近一百万贯。 杜范完后便坐下,然后把一张收入和开支表,在桌上传递,每个人可以看一会,最后要交到皇帝手上。 赵与芮这时道:“经过几年改制,朝廷在支出方面暂时控制的不错,削减了不必要的开支---” 赵与芮了好一会,大概的意思,明年收入会增加,支出可能也会增加,但肯定还是正的。 明年增加的支出大头,可能在军费上。 即明年,可能打仗。 众官员神色微动,相互观望。 当然,皇帝只可能,也没确定。 此时皇帝开始,到明年最重要的改制。 改革粮税。 皇帝又要改制,大伙哭笑不得,有人可能觉得皇帝步子跨太大,每年都要改一下。 其实赵与芮知道蒙古人回去选大汗了,这两年战事不多,趁这机会,赶紧多改几个,等蒙古人回来伐金之后,大战四起,他肯定得优先对付蒙古人。 赵与芮,今年粮税咱们收了四千多万石,听起来不少,但其中过程也很惨烈,有些地方失收欠收,朝廷官员还要照常征收,有些地方官员还有额外加的税。 两宋除了正常的农业税,还有沉重的徭役。 还有其他杂税,比如。 到这里,赵与芮让内侍黄裳上前,每人发了张纸。 很多官员看的面红耳赤,有些正直的官员都羞愤加交。 两宋民间所有的农业类税种,都在里面,一项一项写的很清楚。 加耗,在南宋有些地方,加耗甚至超过正税两三倍,百姓苦不堪言。 支移和脚钱 折变 头子钱 牛革筋角税 义仓税 进际税 印契税 和买绢与折帛钱 身丁钱 看过纸条里写的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税种之后,现场大部份官员都很震憾。 有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发现,原来我大宋百姓这么苦?要交这么多税? 也许有人知道,但从来没有在意过。 收老百姓的税,关他们什么事? 但两宋的税还不止这些,商税和经总制钱这种大税还没在这里。 赵与芮这时道:“从明年开始,这些所有的税,全部废除。” “除了朝廷正式发布的夏秋两税,各县各府,各地官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稀奇古怪的农业税和其他税。” 接着赵与芮的声音突然大了几分,语气也严厉起来:“以前都是谁给地方官员收税的权利?” 此言一出,现场简直炸锅了。 虽然之前皇帝有吹风,让少年们在街上跑来跑去的大叫要免税,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更不会相信皇帝会免这些农业税。 要知道自古以来,农业税都封建皇朝统治的基础,免农业税这事,可能有皇帝适当减免过,但绝没有像赵与芮这样全国一下免减。 你赵宋皇朝还要不要了? 国家财政,还要不要收入了? 若是以前史弥远在的话,肯定第一个要站出来反对。 朝廷对底层百姓征收重税为什么? 因为统治阶级一定要让老百姓穷。 这是统治阶级最常用的套路,只赢使民贫之’,让广大老百姓生活艰难,每想着如何生存,就不会去想其他事了。 你让百姓吃饱了,他们没事干,就会胡思乱想。 不过好在史弥远现在不在,朝中赵与芮任用的大部份都是正直的良臣。 皇帝免税的事虽然震惊众人,但大伙都能肯定这至少是利民的大事。 “陛下圣明,真乃千古明君。”马屁精赵汝述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拍起马屁来。 梁成大赶紧跟上。 户部尚书杜范脸色有点古怪,他心里有些清楚,这些税全免的话,明年估计最少损失一两千万贯,甚至更多,这些复杂而多变的税赋,正是以前支持大宋收入的重要力量。 但皇帝的本意是好的,真正的为民减赋,而且皇帝本事他也知道的,这边损失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