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四十四章 青城之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青城之行 (第2/3页)

出一丝出尘的味道,这无疑让魏延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看来劝张鲁出仕会比预想的要艰难。

    “婿魏延,见过外舅”

    魏延一进门就瞥见端坐蒲团上的张鲁,和在南郑时不同,现在的张鲁显得更加消瘦,但双目更加有神,眼中偶尔还闪过一阵精芒,再配合雪白的长髯,以及略微发白的鬓角,让魏延一度以为他是来自外的谪仙人。

    当然了,眼中闪过的精芒不过是映射的烛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离谱。

    “文长不必多礼,不知深夜来寻老朽所谓何事啊。”

    明知顾问

    魏延心里吐槽一句,但还是一本正经的道:

    “婿适才起夜上茅房,正巧瞥见外舅屋内烛火通透,又见色已晚但外舅仍未休息,婿以为外舅有所忧虑这才冒昧打扰,非我所愿也。”

    找借口这还不简单,不管合不合理,面子上过得去就校

    “既然如此,文长何不现在就退去,色已晚,老朽也要歇息了。”

    “还请外舅见谅,琪瑛适才已经睡下,白日里又是赶路,又是爬山的早已劳累不堪,况且明日我等还会去山下集市闲逛,婿此时返回恐怕有所不妥吧。

    正好漫漫长夜,婿最近在政务上有很多不解,外舅曾掌管汉中军政大事,肯定有独到的见解,不知可为婿解惑?”

    魏延先是义正言辞的拒绝,而后从怀里掏出一沓白纸放在张鲁面前,来都来了,不把张鲁搞定今晚谁都别睡。

    “呵呵,好一副伉俪情深,若琪瑛知道伱深夜来寻老朽,不知会做何感想。”

    张鲁意味深长的了一句,而后拿起白纸看了起来。

    白纸上的内容,是魏延、法正誊抄有关于南中异族的公务,越是违反道德,越是残忍不堪,越是不开化的行径,两人不但一字不漏的誊抄,甚至还会加一些修饰词,让南蛮看起来更加的野蛮。

    张鲁的话让魏延羞愧的无地自容,张卫的死对张琪瑛的打击非常大,若不是吴夫人在一旁开导、张鲁也写信回成都安慰,恐怕等魏延从汉中返回,张琪瑛指不定就成了林meimei。

    返回成都后,为让张琪瑛安心魏延曾保证不会让张鲁出仕,在青城山安度晚年,可时间才过二十多自己就违背了诺言,看来自己也不过是个言而无信的人罢了。

    半晌之后,张鲁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一脸沉重的道:

    “吧,寻我何事。”

    “主公欲使外舅督使南中,为了下百姓的安定,还请外舅不要拒绝。”

    这就是魏延从进入汉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该如何治理南中,如何处理南蛮,或者格局再大一点该如何化胡为汉。

    魏延总结过前世经验,也想过很多种治胡办法,不过最后都被他一一给否决了,这些政策虽然能解决当前的困境,但都具有极大的隐患,若用一个隐患来解决另一个隐患,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更加惨痛。

    哎,这该死的先知先觉。

    到最后,魏延想到有一种东西可以跨越文明,也可以跨越语言障碍,甚至可以跨越时间,跨越一切鸿沟,那就是——信仰。

    当然了,魏延可不会在大汉搞红色,这里所指的信仰,是指以张鲁为首的五斗米教,也可将之称为道教。

    “哎,文长何必如此,老朽年事已高,即将升侍奉尊左右,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玄德麾下良才美玉无数,法孝直、庞士元,马季常、甚至是你都可督使南中,何苦为难老朽呢。”

    张鲁摇摇头拒绝,从权利上退下来之后他好多事情都看开了,他发现与牧使万民相比,他更喜欢钻研道教经义,让道教发扬光大。

    “外舅何必轻贱自己,汉中能有今全赖外舅之功,在同等情况下我等未必做得有外舅好。”

    魏延这倒是真话,以当时汉中的情况而言,估计谁来都不校

    “外舅之心婿岂不知,让外舅使督南中,并不是行军政之权,而是行教化之事。”

    魏延知道张鲁误会了,以为是要把南中的军政大权交于他,这也怪自己错话了,不该用督使南中等字眼。

    “哦?,来听听。”

    张鲁来了兴趣

    “异族生性残暴不堪,不管是对族人还是敌人亦如此,也没有纲常伦理,臣弑君,子杀父,yin人妻女比比皆是。

    同样是人,为何差距会如此之大,婿认为是他们失去了敬畏之心,丧失了伦理道德所导致的。

    外舅可还记得,刚刚主政汉中之时,汉中民间饥荒四起,为生存下去手足相并父子反目、易子相食等有违人伦之事屡见不鲜。”

    “自然记得”

    想起这些事,张鲁眼中尽是感慨之色,汉中当年的真实情况远比寥寥数字描述的还要残酷,还要让人痛不欲生。

    张鲁永远也忘不了,在一间破旧、狭窄的民居内,数人围坐在锅边等待食物成熟,至于锅中翻滚之物,不谈也罢,不谈也罢。

    “彼时的汉人,和异族人又有何区别?,不过是一群被欲望所驱使的野兽罢了。

    而后外舅治理汉中,用重刑惩治不法,用五斗米教教义为百姓重树道德,这才使汉中德治恢复,不至于沦为人间污浊之地。”

    魏延坚信,是个人都喜欢被夸奖,无欲无求的张鲁也不例外,只要他开心了,服张鲁出仕还不是手到擒来。

    “文长,你太过真了,教化异族自武帝时期就有之,但教化多年也未见成效,你可曾知道在大汉动荡时,归附大汉百余年的南匈奴悍然反叛,致使河套地区沦为异族牧马之地。

    可见对异族行教化之举,不过是腐儒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异族就是异族,只有死聊异族才是最好异族。”

    张鲁摇摇头,被魏延真的想法给弄笑了,外圣内王那一套在治胡上,是永远不管用的。

    在张鲁的语气中,魏延听出了讥讽之意,而后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可能被误会了,让张鲁以为他是儒家子弟。

    哎,又是一个拿半截话就跑的人。

    “外舅,婿奉行依法治国,还请您不要误会。

    汉中百姓能恢复道德,除了外灸引导外,还和我华夏之民的传承,以及百姓心存敬畏有关。

    华夏历代君主披荆斩棘,为后继者开辟生存之地,历代先贤着书立,为后世树立道德底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