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王 (第3/3页)

tent2'>

    为何会造成这种情况,无非是主政荆州的诸葛亮酷爱发明,主政益州的魏延鼓励发明,尝到甜头的刘备促进发明,上行下效,才让工匠们迎来最好的时代。

    当然,刘备如此重视工匠,也让中原士子嗤之以鼻,纷纷绝了去益州试一试的念头,治国靠的是他们,让他们与这些人同朝为官,简直是一种侮辱,看来刘备也不过如此。

    至于荆、益二地的士族,他们非但没有意见,反而可见其成,因为工匠的发明创造,想要变现离不开他们支持,所以他们是发明创造最直接的获利者。

    不信伱看,长沙郡产量溢出的农家肥,零陵郡新烧制的白炭,江州新式造船厂,绵竹的水泥、白纸等,这些东西让他们获利匪浅。

    以前几万亩土地下来,一年最多赚个三四千万,再把杂七杂澳花销去除,能赚个一两千万都算老赏饭吃,而且还有概率被朝廷查办,毕竟违反了税法。

    而现在只需拿出本钱,干什么不比种地来的快。

    开作坊也好,跑运输也罢,反正只要你交税,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因此,他们怎会抵制工匠,支持还来不及呢。

    对了,重要的事情三遍,一定要交税,一定要交税,一定要交税!。

    “幼宰先生高见,此事就依先生之言。”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谈笑间就将所有困扰解决,随后魏延龙飞凤舞就将政令写完,并拿出益州州牧印玺重重一扣,一条能影响几万人,乃至十数万饶政令就火热出炉了。

    至于为什么使用州牧印,而不是别驾印,因为像这种面向益州的政令必须由刘备过目签署,之前是因为刘备没在益州,他才有决断之权。

    不过今不能叫擅用,因为在几前,刘备已经把州牧印交给了魏延,并让他自己看着办,不用事事都来请示他,也是从那以后魏延就再也没见过刘备,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

    将政令交给董和,魏延又和他闲聊了一会儿,不过这次谈论的不是政务,而是他儿子董允,对于蜀汉四相,魏延可是垂涎已久,几次想要征辟他为别驾从事,不过都被刘备拒绝了。

    很明显,像董允、费祎这些人是刘备留给刘禅的,因为他们都在刘备帐下任参军,此刻估计在教导刘禅吧。

    离开之前,魏延语重心长的让董和不要只关注蜀郡事务,要多来州牧府走动走动,协助他处理益州大事务,反正话挑明了董和你就看着办吧。

    送走董和后,魏延看着案几上一沓白纸,这是他花了十多思考出的改革方案,如今各地的文臣武将已经多次表示,三州地域太大以目前的兵力防守压力太大,理应尽快征兵备战。

    索性大体规划已经完成,看来明得去找刘备谈一谈,不过今晚上还得熬夜完善。

    哎,我这生的劳碌命!

    ……

    魏延心心念念的刘备,此刻正望着空发呆,并没有像外界传闻那样夜夜笙歌,因沉迷美色,而不理政务,反而每都很晚才睡。

    为什么?

    还不是魏延惹的祸,本来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打算拜魏延为益州刺史,诸葛亮为荆州刺史,他则遥领二州州牧,但军政大权依旧在他二人手郑

    像这种封侯拜相,蒙荫子孙的好事别人高兴还来不及,但魏延竟然拒绝了,没错他拒绝了,而且还劝谏刘备先不要着急,等到年中才,这种情况怎能让他不疑惑。

    文长,你到底在想什么!

    ……

    邺城

    这座曹魏政权的权力中心,随着曹cao汉中之战的失败,又开始变得风雨飘摇,人心浮动,连曹cao坐镇邺城都改变不了什么。

    因此,曹cao现在急需一件大事来振奋人心,既然在战场上没打过刘备,不如在政治上找回场子。

    建安二十一年春三月

    群臣上书劝曹cao进魏王,曹cao大怒不允。

    群臣复劝之,曹cao仍不允,并把口出狂言的崔琰下狱,这让众多大臣非但不以为惧,反而愈加的兴奋起来,因为崔琰是反对曹cao进魏王。

    群臣第三次劝进,曹cao依旧拒绝,并表示高祖杀白马立盟约,非刘姓者不得为王,此乃高祖陛下定下的白马盟约,我曹cao身为汉臣岂能违之?。

    三月末

    汉帝刘协从许都送来诏书,言语恳切的请求曹cao进行魏王,曹cao见满朝文武,邺城百姓,汉帝刘协都恳请他进魏王,遂不再推脱同意进封魏王。

    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末

    曹cao在邺城称王,标志着持续三十余年的诸侯争霸落下帷幕,开始进入三国问鼎阶段。

    曹cao进封魏王,让曹魏势力上上下下都沸腾不已,这意味着他们又能加官进爵了,他们支持曹cao进魏王不就为了这个么。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心,比如:

    曹丕:我老婆呢?

    曹植:我嫂嫂呢?

    董祀:我老婆呢?

    甄尧:庶子可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