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五十章 玄甲 神策 龙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 玄甲 神策 龙骧 (第3/3页)

    魏延意气风发的道,仿佛只要刘备点头,明就能扫除曹cao一般。

    “主公,若这五万人成军,统兵之人是谁并不重要,因为军士们知道他们所吃的粮秣,手中所用的兵戈甲胄,家中妻儿度日所需皆来自于朝廷,皆来自于主公,而不是统兵之人。

    若统兵之人一旦有二心,将士们肯定不会相随,因为将士们是知廉耻,讲荣辱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是一清二楚的。

    若主公还不放心,臣这里还有一计,不知……”

    “讲!!”

    刘备脸都快笑烂了,很明显他被魏延服了,心底已经同意军制改革,毕竟在新募的军队里进行变法,又不会触犯他人利益,自然轮不到他们来指手画脚。

    至于编练新军会消耗量的粮秣、军械等物资,刘备一点都不在乎,他有钱,有很多的钱,而且蔗糖未来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钱,区区五万新军他还是养得起的。

    不过他对魏延口中的计策感到好奇,到底是什么办法能解决忠诚问题呢,要知道人心这玩意儿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主公,你征战沙场多年应该知道,在外征战的军士大多不在乎自身的安危,他们在乎的是家中妻儿老的安危,他们担心自己战死沙场后,家中妻儿老无人照顾会惨死,致使传承断绝,这一点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主公要想得到将士们的心,就必须让他们的后顾之忧皆系于主公之安危,主公若存,则家中妻儿老安;若主公亡,则家中妻儿老危。

    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引入完善的抚恤体系,方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再引入军功、奖励等体系,让他们有进步之阶,方可让将士们用命。

    主公也可效仿羽林军,从新军军属、烈属,或有功之臣家中挑选男丁充入羽林卫,未成年的稚子可先入官学,待成年后再入羽林卫为……主公亲军。

    而羽林卫的有功之臣,主公可外派各地军中为基层将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军中将校皆为主公亲随、学生,届时主公何须担心军中不稳。”

    军功,抚恤,奖励,退伍等制度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唯一不同的便是引军士家眷为羽林卫,要知道在这以前,羽林卫可是非公卿士族子弟不能入的。

    很明显,魏延是想要刘备模仿前世的校长,来个桃李满下,从而达到掌握大军的目的,要知道在现在这个时代,亲随、学生可是非常牢固的关系,

    “可!”

    刘备沉默了很久,他听懂了魏延的意思,要想达到完全掌控军队的目的,仅凭军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不但要建立新的军功制度,还要完善抚恤制度,甚至还要大兴官学、托孤所来教育、养育军属、烈属子弟。

    而且看魏延的意思,这事还必须他亲力亲为,不能假借于他人之手,否则会自食其果,想起这些繁杂的事务,刘备就脑壳痛。

    不过魏延描写的未来太过美好了,随即刘备眼一闭,心一横,直接咬牙同意了,不就苦一点嘛咬咬牙就过去了。

    “主公英明”

    魏延大呼英明,刘备同意军制改革,意味着他设想的三年计划已经找到核心,可以预见在未来三年里所有的发展计划,都将围绕着军制改革展开。

    在之后的时间里,魏延和刘备完善了一些细节,例如将五万大军分为二部,以及敲定即将预料的骑兵军团。

    一部以重装步卒为主,全军三万余人唤作玄甲军,将招募体型健硕,力气大,吃的多,能负百斤一日急行百里之人入伍。

    前期驻训地点则放在成都,后期会前往武都郡,在熟悉北方的气候的同时,也可作为凉州战区的总预备队,防止曹军突然南下。

    一部以轻装步卒为主,全军两万余人唤作神策军,招募适应南方气候,熟悉山地作战之人,驻训地点会放在在长沙,防备孙权因为扫平山越自我膨胀,从而对长沙有非分之想。

    另一部则以骑兵为主,全军万余骑唤作龙骧军,招募治下一切善骑者入伍,驻训地点放在陇西,一边训练一边等待战马到齐,暂时由赵云节制。

    玄甲重步兵重平原对垒,主要作战区域在北方;

    神策轻步兵重山地突袭,主要作战区域在南方;

    龙骧军则对标骁骑军,起一锤定音的作用。

    当然了,为了让新军尽快形成战斗力,熟悉魏武卒训练之法的教官必不可少,很巧,营中的马不但精通蠢,还精通三人、五人、十人间配合的军阵,刚好用得上。

    对此刘备也是一阵无语,魏延果然是图谋已久的,若今自己不答应他,恐怕以后都要来烦自己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