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添人丁 南阳动 (第3/3页)
,继续加重劳役。 汉中之战结束,南阳士民以为会迎来曙光,然魏延、法正在陇西地区的布置被曹cao洞悉,为了让陇西会战不再受粮草之忧,曹cao持续向陇西地区输送粮秣、军械、银钱等物资。
再加上要防御从上庸而来的汉军,曹cao又向荆北增兵一万,这样一来,荆北曹军的粮草问题非但没有被解决,反而越来越重,自然而然的,施加在南阳士民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这一次,南阳士族终于打算不忍了,这里可是南阳,光武皇帝的起兵之地,他们能忍耐到今已经算对得起汉帝刘协的了。 有许都起义的前车之鉴,南阳士族们吸取教训,先明面上奉承曹仁,一应要求全部完成,成功将曹仁麻痹。 在暗地里,却联系士人和向汉之士,最后由宛城守将侯音、起义士人领袖卫开,以及诸葛亮、庞统的亲族好友一起写信给长沙的诸葛亮,以及上庸的庞统。 在信中,他们先大骂曹cao、曹仁的无道剥削,南阳士民皆沸反盈,而后阐述了南阳在曹魏统治下的惨状,希望季汉能为他们起义提供帮助,并为他们计划出一条可行的计策,用来推翻曹魏在南阳的统治,救南阳士民于水火。 南阳士族很聪明,他们没有去找在南郡手握重兵的关羽,因为关羽不一定会信他们的话,就算信了也无处验证,若心存顾虑又怎会全力相助。 但诸葛亮和庞统不一想,前者在南阳居住多年不,岳父黄承彦在南阳也是响当当的存在,再加上居住南阳期间友人遍布,诸葛亮对于南阳的情况恐怕一清二楚。 至于庞统就更不用,他本身就是襄阳人,庞家在南阳的影响力也不弱,很多消息就算他不去刻意打听,也会有人送过来的,毕竟庞统也算是荆州士族的代表人物,虽然权力了一点。 因此,找诸葛亮和庞统寻求帮助一定会事半功倍,能大大的节约时间,毕竟起义这玩意儿时间拖得越久,暴露的风险也越大,人心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庞统在接到来信后,并没有派人去验证消息,因为来信的不止有侯音、卫开,还有的友人、庞家族人也同样来信,佐证了此事的真实性。 于是庞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将情报转送到后方。 庞统在看到信的第一时间,就立刻就想到此次南阳突变,一定会为陇西会战带来曙光,所以此事一定要让魏延、法正等人知晓,如此才能在此次事件中,为季汉谋取更大的利益。 诸葛亮在接到密信后,也明白其背后蕴含的机会,继续在交州纠缠会错过良机,随即邀请东吴新任大都督吕蒙,在荆、扬交界处相会和谈。 季汉和东吴一见面,就在交州归属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最后还是诸葛亮把话挑明,东吴虽然名义上占据交州,但实际上只有南海、苍梧二郡罢了,甚至连个合浦郡都拿不下来,交州大部仍然处于士家的控制下,甚至在日南郡还存在分裂汉土的林邑国,你们东吴还要脸么!。 所以,他们是占据了交州,但那是因为包庇恶徒,从而被他们攻打下来士家的地盘,和你们东吴毫无关系。 至于拿下苍梧郡,不过是对当年撕毁盟约,发动荆州之战的惩戒罢了,你东吴都如此作态,又有何面目来指责我等。 诸葛亮此言,让东吴诸将颜面无存,这不是指着鼻子骂他们无信无义又无能么。 最后,经过双方友好协商,东吴承认季汉对交州的占领事实,同时,为了保豫章、庐陵二郡的安全神策军必须立刻撤走,不得在二州边界驻扎。 为了南海的安全,在苍梧、合浦二郡驻军不得超过五千,至于五郡总督费观,吕蒙等人没脸提,毕竟林邑国之事有点丢人。 随后在荆州牧、东吴大都督二饶见证下,季汉、东吴两家重新签订孙刘攻守同盟,正式宣告交州之战归于平静。 当然了,在平静之下却蕴含波涛汹涌,随着东吴平定山越,实力也开始快速提升,以目前双方的矛盾,联盟破裂已经进入倒计时。 在签订和平协议后,诸葛亮让王芝将大军一分为二,讨夷将军刘封领五千兵马驻守苍梧,防备南海的步鹭,安南将军领五千兵驻曲江防备吕岱,同时与刘封互为呼应。 最后,诸葛亮领神策军撤往江陵,注意是江陵,而不是长沙,因为诸葛亮很清楚,魏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一定会利用南阳起义大作文章,而荆州军一定会进兵襄樊策应。 至于东吴会做如何反应,诸葛亮并不担心,相反,他还挺希望东吴硬气一回。 毕竟魏延、诸葛亮、法正的菜已经准备好了,客人不来,岂不是白费功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