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生活日常_第248章 呵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呵呵 (第3/3页)

国看到墓xue比王胖子还激动,还特么不守规矩的行为。

    主要是他被郝爱国动手扒拉了一下,踉跄了几步没站稳,感觉丢了面子。

    “有句老话,有奶便是娘,无奶鬼打墙,说的就是这玩意儿。”

    王胖子琢磨了一下味儿,笑着道:“嘿嘿,还是魏大哥你说话让人痛快。你说,都是知识分子,察觉咋这么大呢?”

    “所以我猜不乐意跟他们为伍啊。”

    这还是魏平安第一次正面回应对陈久仁教授一行人的态度问题。

    安力满扭过头,看过来,跟魏平安的眼神对上后,手按胸口做了个礼节。

    魏平安点头回礼。

    “你不也是中科院的大教授嘛,陈教授说你们是同事?”

    半拉月了,王胖子才反应过来。

    “中科院又不是只有一个考古研究所,只不过中科院的考古研究所是最权威也是最有权势的官方机构而已。陈教授呢,本来主业就是大学教授,所谓的考古研究所教授,是因为这次科考队被美国商人赞助,出发前才给的临时挂职。”

    魏平安想了一下,把陈教授的出处给了解释。

    他可不想王凯旋这大嘴巴到处传自己跟陈教授是同事这种事。

    亲身经历了这群科研队伍的脾性,魏平安表示,不想同流合污。

    要是回到京城被传跟陈久仁成了同事……

    对魏平安而言,丢不起那人。

    一顿忙活,实际就是过了把眼瘾。

    陈教授和郝爱国他们可以跟外行人说进去是为了考古打前站,但不敢对着魏平安这么说。

    因为魏平安也是科研圈的绝对内行。

    壁画的色彩会因为暴露空气而剥离,陈教授一行为了私欲无视了这个事情,而棺椁之所以不开,也是因为还有最终目的地,不方便携带而已。

    如果精绝古城不出意外,归途中,你再看他们的嘴脸,想来一定会有充分的理由重新挖坟掘墓。

    前提是他们还能继续携带更多的‘用于研究’的宝贝儿。

    之前劝解安力满时,陈教授义正词严的说做考古研究,郝爱国也说不能让国家的,人民的,世界的瑰宝永远埋在地下。

    可他们也不想想,盗墓的不也是把地下的搬到地上吗?

    你们搬上来不卖钱,上交国家就是考古研究,但你的奖金呢?一样也不会少啊。

    人家弄出来流通到市场,再收归国家也行,rou烂在锅里也成,还能为资金流动做贡献呢。

    一本正经的胡扯八道。

    不是说考古研究跟盗墓没区别,而是带着无耻私心的陈教授一伙儿,跟盗墓没区别。

    科考队补充了淡水后再次出发。

    沿着兹独暗河一路前行,直奔从未在世人面前露面过的传说中的精绝古城。

    安力满忧心忡忡,因为再往里面走,连能过滤淡水的根系都看不到了。

    因为之前水箱、水袋丢了很多,哪怕再次补充淡水,装载的量也达不到队伍日常所需。

    他们只能每次停留时,都用过滤的方法制造一点淡水,尽可能的节约用水。

    有时停下休息,安力满就会描述那些在沙漠因为没了水各种离奇死亡的事迹。

    他的本意魏平安猜测,就是希望能说动这群黑心的知识分子掉转回去,省的最后还要瞄准他的骆驼兄弟当祭品。

    “安力满老爷子说的是海市蜃楼,只要患上脱水症,就意味着死亡。”

    看到众人对安力满说辞越来越神奇而产生怀疑,雪莉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其实,你永远喊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陈久仁不知道,还是郝爱国不懂?

    好为人师的陈久仁为啥不解释,爱显摆学识的郝爱国为啥不主动开口呢?

    可能潜移默化之中,雪莉杨也受到了一些改观。

    她也开始喊安力满为安力满老爷子了。

    嗯,倒是有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风采。

    “老胡,什么脱水症?”

    “人体三分之二是水构成,如果人一旦失去5%的水,就会患脱水症。”

    这时,叶芳羞答答的跑上前,跟雪莉杨嘀咕了两句。

    雪莉杨放下铁锨:“我跟小叶去沙丘后面办点事。”

    “拿着这个。”

    魏平安递上一个哨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