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书院名声大噪 (第1/2页)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264章书院名声大噪最新网址:朱标与王贡等人,连忙拿起那些北平府举子的试卷看了半晌,然后再拿起别的举子试卷对比了一下。 随即,都不由满脸怪异。 “父皇英明,这些北平府举子的试卷内容虽然各有各的见解,但他们所写的这些策论,不论是破题,还是承题、起讲、入题……都有相似之处!” 王贡脸色大变,连忙满脸惶恐的跪在地上。 “陛下明鉴,微臣等人敢以性命担保,绝对没有人将此次试题透露给那些北平府举子!” 老朱轻轻一笑,“王卿无需担忧,咱也没说尔等将这些试题透露给那些北平府举子。 必竟,王卿与诸位考官,几乎全部南方人。 怎么可能会将这些试题,透露给北方的举子呢?” “陛下英明!” 王贡连忙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于老朱话语中暗指他会偏向南方举子之意,也都顾不上反驳。 老朱淡淡一笑,朝着一旁的二虎问道:“外面那些举子还在闹腾?” 二虎连忙回道:“回陛下,虽然有诸位大学士的安抚,但那些南方举子还是十分激愤!” “哼!” 老朱脸色浮现一丝冷笑,“他们难不成以为,整个大明,只有他们南方举子才是英才吧?” “陛下息怒,这些举子年轻气盛,一时有些想不通,只要微臣出去与他们解释一番,他们便都能理解了!” 王贡连忙说道。 老朱也没多说,缓缓摆了摆手,“便依王卿之言,将这些试卷都张贴出去,让那些举子好好看一看。 让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大明的英才,不仅仅只有他们南方。” “臣遵旨!” 王贡应了一声,便连忙退了出去。 自然如同老朱所说那般,随着试卷张贴开,那些闹事的南方举子,也都缓缓平静了下来。 他们没脸闹了! …… 而在奉天殿内。 只剩下朱标与老朱两人之后。 朱标不由满脸怪异的说道:“父皇,这些北平府举子此次竟可取得这般耀眼成绩,难不成是老四在书院请的那些大儒,开办的小课堂的原因?” “应是如此!” 朱元璋微微点头,脸色浮现出一股恶趣味的笑容。 “这些北平府举子所答试卷,从破题,到入题,都是一个路数。就像是一个卫所打仗一般,不论是千户,还是百户,又或者是小旗,还是普通兵士,他们所用都是一个战术。 咱虽不知老四书院内的那些大儒是如何教的这些北平府举子。 但此次,那些南方举子,甚至是整个南方士林,都要打断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朱标眉头一皱,“父皇,老四让这些北平府举子这般取巧,可是有些不妥?” “不妥?” 朱元璋怪异的看了一眼朱标,微微摇头:“标儿,要是每次,都让南方举子占据一大半的进士,北方举子仅仅只有数人才可取得进士功名,那才是不妥。” “那些北平府举子,也是凭借真才实学,一字一字答题而来。 要是那些家中藏有万卷典籍,士林繁盛的南方举子,还是考不过北方举子,那是他们无能……” “而且,他们仅仅只是考上了进士,还没殿试呢。 最终,到底何人可金榜题名,成为一甲进士,又或者二甲进士,还需看他们的是空有一腹腈纶诗书,还是有着真才实学,可为咱治理天下……” “儿臣明白了!” 朱标微微点头应道。 “嗯!” 朱元璋也微微点头,随即便朝着一旁的二虎吩咐道:“二虎,你秘密派人前去北平,给咱查探清楚,老四书院的那些大儒,在这几月内,是如何教导的那些举子,竟然可让他们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是,陛下!” 二虎连忙领命下去。 …… 同时。 随着此次春闱的发榜,会元黄伯谦的名字,也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往大明各省各州县传去。 不到三日。 北平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了黄员外的儿子,黄伯谦考上了会元,郑员外的儿子,考了第二名。 北平府此去十二个举人,都考上了会士,还都是前一百。 甚至,还有顺德府的刘家五郎刘节斋也考进了第七名…… 知道一些书院小课堂情况的士绅官吏们,一个个都是满脸震惊。 尤其是还在书院的祭酒杜敩,刘徽远等一众等人,更是激动的浑身颤抖。 “我北方士林终于有救了!” “水渊先生找了个佳婿啊!” “哈哈哈,此事也不仅是宁毅的功劳,诸公也是功不可没啊!” “诸位,此事定要保密,万万不可透露给南方士林!” “是极,是极!” “……” 很快,黄家、郑家等一众北平府士绅,便齐聚书院书舍。 “诸位,为了让我北方未来数十年内,可多出一些进士,让我北方士林不再被那些南方士林踩在脚下,关于书院书舍所有内情,绝不可向外透漏分毫!” “请诸公放心,我等定然不会向外人透漏分毫!” “违者,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