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0章 两年,终于功成 (第1/2页)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320章两年,终于功成从存心殿出来之后,朱复一脸茫然,还有一丝无奈。 燕王府,燕王殿下竟然开始抛却儒学,重视工匠那种低贱的奇yin巧匠之物。 但是,儒学才是天下大治之根基啊! “jianian臣当道啊!” 朱复长叹一声,但又无可奈何,这里是燕王府,并不是朝堂上。 随后,便疾步匆匆的往长史司走去。 虽然愤恨郭安,但一想到长史司那么多的事务需要他处理,朱复便又急又忧。 很快,便陷入一片政务之中,顾不上愤恨了。 …… 京师。 奉天殿内。 看完燕王府上书的奏章,朱元璋神色没有丝毫变化,直接在上面批复一个字。 杀! 反倒是一旁的朱允炆则是满脸好奇,“皇爷爷,阿鲁帖木儿与乃儿不花此二人,皆为北元降将,还被皇爷爷封为四叔的燕山中护卫指挥同知,为何还要谋反阿哥?” “喂不熟的狼崽子而已!” 老朱冷哼一声,“乃儿不花就投降过咱大明,当时咱还封他为官山卫指挥。 结果,没几年这几鞑子就反叛,逃回漠北去了。 所以,允炆,这些北元降我大明的鞑子,一个都不可信任。指不定哪一天,他们便叛逃了!” “允炆明白!” 朱允炆恭恭敬敬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随后便说道:“你放心,咱将抵御胡虏的大任交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日后你也不用担忧那些反复无常的鞑子!” 朱允炆目光一闪,小心翼翼的问道:“皇爷爷,那些胡虏有诸位抵御。可若万一诸王不安宁,那朝廷该派何人去抵御啊?” 朱元璋懵了一下,不过并没生气,反而心中升起一股好奇。 “那不知如果诸王不服朝堂,你有何解决之法?” 朱允炆直接回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要是有诸王不服朝堂,先用德服他们,再用礼制服他们,如果还是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封地,要还是不行,就更换他们封地。 最后还是不行,就出兵讨伐。 这一套说辞,既有仁德,也有武勇,还有亲情夹在其中,朱元璋不由十分高兴。 “甚好,咱老朱家幼虎长大了!” “全赖皇爷爷教导有方!” 看到朱元璋对他的话没有什么反感,朱允炆也就放心了,忍不住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不过,四叔的倭国有了那一众武将与官员的补充,想必很快就可以在倭国站住腿脚。 每年在倭国的收入,还要超过高丽。 倒时,剩余诸位王叔看到这些,应该会再也忍不住,也会派遣兵将,前去攻伐别的藩国! 到那之时,诸王应该也不会起来什么异心!” 朱元璋轻轻一笑,淡声说道:“你这小子可是担忧王弼、张温他们几个,会对咱心怀怨恨,日后彻底攻下倭国后,会对咱大明不利?” “皇爷爷英明,孙儿这点小心思都瞒不过皇爷爷!” 朱允炆满脸讪笑的说道。 “哼!” 朱元璋故作恼怒的轻哼一声,道:“你这猢狲,咱虽老了,但可不会糊涂。 至于王弼、张温他们五个,除了孙恪之外,剩余四个都是跟着咱起兵渡江的老兄弟,为了给你拔刺,咱不得不牵连一些老将。 这几个,只是打心眼看不起咱,觉得咱还是个放牛娃。 但他们对咱大明有功,能给他们留些性命,就留下一些吧。 而且,他们都已经年老了,在大明或许还能折腾点动静,但是去了倭国。 有倭人牵制,他们便根本没机会对咱大明起心思。 哪怕是他们起了什么歪心思,咱在世一日,便能镇住他们一日。 等到咱去世之后,他们一个个虽然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