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大兴蒙学 (第1/2页)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333章大兴蒙学“郭长史,你……” 朱复刚想劝说,反应过来后,便是满脸大喜,“多谢郭长史!” 郭安表现的十分大度。 “朱长史想在北平府内建多少蒙学,本官都支持。教育与匠造一样,咱都全力支持。 如今,高丽已经有一半城池,都归属于我燕王府。 至于倭国,那些被流放去的武将与官吏,也都适应的差不多了。 等到高丽全部归属于燕王府,便是需要彻底拿下倭国之时。 到那之时,我燕王府需要可读书识字的人更多。” “现在,燕王府并不缺少钱财,只是缺少读书识字的人! 朱长史有为燕王府培养人才之心,我很是欣慰。 但是,建蒙学简单。 后期,蒙学的维护管理,还有蒙学夫子这些,还请朱长史考虑好。 还有,从我燕王府建造的蒙学出来的书生,我也不强求他们都忠心于燕王府,但他们不可与燕王府为敌。 还有,至少有五成的书生,都需为我燕王府官吏!” “还有这等好事?” 朱复直接瞪大眼睛。 “……” 郭安一怔,随即一脸无语,他好像忘记了,在北平府为燕王府书吏,也成了一件很多书生都追求的事。 对于建造蒙学之事,朱复起头,郭安同意。 而燕王妃徐妙云,也自是不会阻拦。 于是。 几日后。 宛平县与大兴县的知县,还有一群乡老士绅们,便都满脸喜色的来到燕王府。 商议建造蒙学之事。 这两州县的县衙都在北平城内,与燕王府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阻碍。 便先是在这两个县内,建造十座蒙学。 每个县建造五座! 每座蒙学,可招五十到一百个学生。 而燕王府建造蒙学是为了什么,这些官吏、士绅、乡老们,也都隐隐可以猜测到。 因此,所有人都是十分配合。 “朱长史放心,小人家中就有两座砖窑,建造在小人村中附近的那座蒙学所需的青砖,小人全部免费提供!” “朱长史,建造蒙学乃是天大的好事,老朽等人可召集所有村中青壮,充当所有劳役!” “朱长史,蒙学所需的夫子,我等可写信,或是举荐一些夫子……” “朱长史,蒙学之中可需要……“ 等到几番谈论下来,朱复满脸振奋与喜色。 有这些人在,直接给他省下不少钱,还有很多的杂事。 “良善之家啊,我北平府之下,全是一众良善之家,合该我北平府大兴!” …… 等到了天气渐热之时。 朱棣也带着大军凯旋而归,这次将野人诸部全部攻下,俘获蒙古人、骆驼、马匹、牛羊,还有无数财物。 由于这次,乃是以燕王朱棣为主将。 因此。 朱棣俘获的这些财物,还有骆驼、马匹、牛羊这些,都可以留在燕王府一些。 燕王府底蕴再次丰厚一些。 “见过张指挥!” 郭安也见到了这位,从北元高官投降于大明,又随着朱棣,给他的子孙后代打下万世富贵的张玉,张世美! 一个五十岁的老者,虽然留着浓密的胡须,但仍有一副儒雅面相。 能在蓝玉一案中没有受到牵连,还深受朱棣信任,这位张世美果然有着极大的智慧。 哪怕是此次跟着朱棣立下不少战功,官阶还比郭安高上一个品级,但面对郭安的见礼。 张玉丝毫没有任何倨傲神情,满脸尊敬的对着郭安回礼。 “张玉见过郭长史,早便听过郭长史的赫赫威名,没想到今日一见,郭长史果然不同凡响!” “张指挥谬赞了,燕王殿下常常夸赞张指挥不仅作战骁勇,还足智多谋,燕王府又增添了一位良将啊!” 郭安轻笑恭维着。 一旁的朱棣与朱复两人不由满脸惊诧。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郭安对第一次见面的武将,这般夸赞。 “末将多谢殿下夸赞!” 张玉连忙满脸感激的朝着朱棣拱手行礼。 朱棣嘴角忍不住微翘,“张卿何须这般客气,张卿之勇,我燕山卫上上下下上万弟兄,可都看的清清楚楚。” 说完,朱棣便又朝着朱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