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殿下,可让宁王给燕王府打工(求月票) (第2/2页)
田地里的庄稼,连穗都没结出来! 虽然这些地方的百姓,今年还可以勉强饱腹,但秋收却是颗粒无收,入冬之后,他们便会都要挨饿。 甚至,很多百姓都会挺不过这些冬天!” “如今,这些地方的粮价,已经开始暴涨……” “唉!” 朱棣长长出了一口浊气,看向郭安。 “郭卿……” 郭安直接说道:“殿下,我北平府今年大丰收!” 朱棣道:“父皇应会从我北平府调拨粮食!” 郭安想了想,便说道:“我北平府去年的粮食,还有不少!” “善!” 朱棣便放心了。 又过了几日。 朱元璋的诏令果然下到北平府。 中原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听闻北平府大丰收,令北平府军马,准备三十万石粮食,送往河南救济灾民。 朱棣一脸喜色,“以往,都是江南对北平府输送粮食,赈灾救民,没想到如今,我北平府居然可以给中原之地运送粮食,救济灾民!” 郭安轻笑道,“这些都是殿下的功劳!” “哈哈哈……” …… 对于运送粮食之事,燕王府只是督查之职。 具体事宜,都是由北平府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等衙门负责。 而对于这件事,这些衙门的官员,虽然有些心疼,但也都是满脸自豪。 这些粮食,可都是他们这些官员的政绩所在。 他们北方,也终于开始也不再需要南方给送粮救灾。 这一日。 朱棣与郭安两人,正盘算着剩下那片北平城北部废弃城垣之事。 突然,一个燕山卫,带着一个陌生校尉,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末将参见燕王殿下,我家宁王殿下有信件送与燕王殿下!” “嗯!” 朱棣微微点头,打开信件,看了半晌,眉头微微皱起。 随后,对着那校尉道:“你先下去歇息一会!” “末将遵命!” 等到那校尉下去,郭安便好奇的问道。 “殿下,可是大宁边塞又出了何事?” “并无鞑子犯边!” 朱棣缓缓摇头,说道:“是宁王想要从咱燕王府购买一些水泥!” “购买水泥?” 郭安问道,“宁王殿下购买水泥作甚?” 朱棣缓声道:“想要加固城墙,修建房屋,铺建道路!” “这么多……” 郭安眼睛微微眯起,“宁王殿下应该不是单纯的想要购买水泥!” “郭卿之意,宁王是想要水泥秘方?”朱棣也若有所思的说道。 “殿下,水泥秘方,我燕王府绝对不会对外售卖!” 郭安缓缓摇头,“宁王殿下也应知道此事,如此他可能,想要让我燕王府,在大宁建造水泥工坊!” “嗯?” 朱棣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郭卿,此事可行否?” 郭安道:“殿下,水泥只要有石炭,有石山,便可以! 而在大宁当地,好像也有石炭与石山! 如此,应该可以!” 朱棣又有些疑惑道:“但是,我燕王府如若在大宁建造水泥工坊,岂不是也就被宁王知道了水泥煅烧秘方?” 郭安轻叹一声,“殿下,朝廷已经知道了水泥秘方,如此,只要宁王殿下给我燕王府足够的利益,再让宁王殿下知道又何妨?” “善!” 朱棣大喜,“郭卿,大宁等地,可有什么物件可以赚钱?” “殿下,大宁所统数十城,广袤千里,宁王麾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虽然大宁比较贫瘠,但胜在人多。 而且,大宁多放牧。 而我燕王府正是需要羊毛,我燕王府也需要很多的耕牛…… 并且,水泥工坊所煅烧出的水泥,在大宁也不愁售卖。 如若在大宁建造水泥工坊,有宁王殿下照看着,必然不会有人敢打水泥工坊的主意。 如此,便相当于宁王殿下为我水泥工坊管事,为燕王府打工赚钱……” “让老十七给咱燕王府打工赚钱?” 听此,朱棣两眼一亮,随即又有些狐疑。 “此法子不错,可是,老十七为何要这般照顾咱的水泥工坊?” 郭安淡声道:“殿下,自是将水泥工坊所赚钱财的五成,分给宁王殿下!” “五成?” 朱棣眼睛直接瞪了起来,“水泥工坊是咱的,秘方也是咱的,为何要分给他那么多银子?” 郭安道:“殿下,大宁距我北平府这般远,让宁王殿下建造水泥工坊,让宁王殿下招募匠人,让宁王殿下负责石炭与石山,还要宁王殿下照看水泥工坊,而我燕王府,只需要派去一个两个管事的,一个账房,几个老匠人即可……” 朱棣微微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舍,“只是五成有些多了!” “那就四成!” 郭安道,“这些事,还需殿下与宁王殿下商议!” “善!” 朱棣直接道:“总的来说,还是老十七占了咱的便宜,咱得和他好好商议一番!” “殿下英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