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朱元璋驾崩! (第2/2页)
当初为何……” 朱复连忙住嘴。 郭安没有介意,只是缓声说道:“咱只是为了活命而已!” 朱复一怔,眼中尽是疑惑:“为了活命……” 郭安没再理会朱复,他就是为了活命啊。 这个时代,除了他,谁都不知,一场靖难,不知死了多少武将官吏。 他虽然是燕王府长史,如果真的和后世那般,来一场靖难,他郭安必然是朱允炆的重点打击对象。 能不能活下来,还不一定呢。 哪像现在,皆大欢喜! 至于他郭安这会,在不在朱棣身旁,又有何妨? 他如今才三十多岁,便已经是正四品,难不成刚刚升官不到半年,就再升为正三品? 如果那样,朝堂上那些官吏不得嫉妒的眼珠子都要发红? 不过,他要是不在京师,而朱棣想给他升官,那些朝臣们的嫉妒之心,就不会那么大了! 是他的,躲不过;不是他的,求不来! 他能熬过老朱的洪武朝,还打下这么大的家业,享受着大明最顶级享受,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 京师。 随着洪武皇帝的驾崩,京师上下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全员悲痛,为洪武皇帝哀痛。 而在洪武皇帝驾崩几日后,百官便开始上表。 “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太子殿下登基!” 同时。 洪武皇帝生前最信任的宦官王钺,拿出洪武皇帝遗诏。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 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皇太子朱棣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 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于是。 皇太子朱棣在百官的拥戴下,顺利登基即位,改明年为洪鼎元年。 朱棣即位之后,并未立即封赏燕王府旧臣。 甚至,就连赶回去的朱高炽,也并未立为太子。 而是全心全意的给朱元璋发丧,将朱元璋葬在紫金山孝陵,谥号“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 “洪鼎?” 此年号传到北平,郭安不由微微瞪大眼睛。 “果然不愧为最像洪武帝的皇帝,不过咱会帮你的……” …… 这会,已经到了秋收之季。 北平府各家各户都是大丰收。 唯一让所有人都心疼的是,辣椒价格暴跌! …… 北平府。 朱高炽又回来了。 这次。 郭安却是一脸为难,他有些不知该如何称呼朱高炽! 世子?大皇子? 脑中随意想着,郭安还是连忙上前见礼。 “微臣恭迎殿下!” “老师切莫客气!” 这次回来,再次看到郭安,朱高炽心中忍不住再次生出一股异样的感慨。 谁能想到,他这位老师,硬生生将他父王从一介大明燕王,推到了大明皇太子之位,再推到了皇位上。 郭安不知朱高炽心中的感慨,而是一脸担忧道:“殿下脸色为何如此难看,可是有些劳累了?” “多谢老师关心,我无碍!” 朱高炽缓缓摆了摆手,便与郭安坐上马车,往燕王宫而去。 路上。 朱高炽终于忍不住,缓声说道:“老师,人殉真的对嘛?” “人殉?” 郭安一颤,脸色大变。 瞬间想起好些老朱死后,为了不让他后宫那些嫔妃扰乱朝堂,干扰新帝,早早就下了遗诏,让侍寝的四十名妃嫔全部陪葬明孝陵,至于宫女,更是多不可数。 朱高炽道:“老师,她们都还年轻,她们还都生了……” “殿下!” 郭安忍不住打住朱高炽的吐槽,“殿下,微臣只是一个小小的少詹事,此制乃是洪武帝所立,微臣不敢有任何见解!” 郭安是真怕! 人殉是以活人陪葬的陋俗,从汉唐之后,就开始慢慢杜绝。 但是,到了老朱这里,又开始恢复了。 然后,按照郭安的记忆,就面前这个悲天悯人的小胖子,死后也十分冷酷的让宫内嫔妃殉葬了。 在享受这一方面,大明皇帝一个个都强过郭安。 一个个,至少都是几十个嫔妃。 而这些皇帝,一个个都十分小心眼。 都担忧,他们死后,留下的那些年轻貌美的嫔妃怎么办? 于是,一个个都遵循老朱定下的祖制,一个个都随着他们去,一了百了,永世清净! 他郭安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吏,怎么能随意评论此事? 甚至,听都不可听。 这是独属于皇室的残酷,他郭安没必要掺和进去,最主要的是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见此,朱高炽微微叹息一声,也再未多言。 而这次朱高炽返回北平府,北平府的一众官员们,则是纷纷登门拜见。 再无避讳。 至于北平府一众士绅商贾们,再次面对那些南方来的商贾之时,整个人也都越发自信。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