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1章 朝议 (第1/2页)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471章朝议郭安道:“回禀陛下,微臣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一百万两银子?” 朱棣再次瞪大眼睛。 “正是!” 郭安缓缓点头,随即忍不住又说道:“陛下,报纸只要创办好,日后也会是一条源源不断的财路。” 朱棣微微点头,“咱便知,郭卿向来有生财之能,郭卿果然没有让咱失望……只是,那一百万两白银,哪怕是给那些藩王与天下百官的年终奖,也不过这般多,如今却是用来这么多,创办报邸…… 这可否有些多了?虽然咱大明有了倭国那几座银矿,但每年藩王都需发年终奖,天下所有官员也都需发年终奖,但还要出兵征讨北方那些蒙古人…… 郭卿,咱大明国库也没那么富裕啊!” 郭安道:“陛下,报邸钱财,从陛下内帑所出!” “朕的内帑?” 朱棣更为心疼,也更是恼怒。 “枉咱对你这般信任,你居然也学那些大臣一般,打起了咱的内帑!” “陛下,微臣什么时候,让您亏过本?报纸定然可将您那一百万两银子赚回来! 另外,报纸是您内帑出钱,便是您私人所有,日后赚多少钱财,都进入内帑!” “报邸真可赚钱?” 朱棣还有些狐疑。 郭安则是一脸肯定的点着头,“陛下,报纸真可赚钱!” “既然如此,郭卿可要占份子?” 朱棣又问道。 郭安一愣,张了张嘴巴,随后才缓缓回道:“陛下,报纸太过重要,微臣只敢占半成份子!” “可!” 朱棣微微点头,“如此,那咱便拨给你一百万两银子!” “微臣定然不负陛下重望,微臣半成份子,出十万两银子!” 郭安拱手行礼,随即便又说道:“陛下,虽然现如今,报邸并不怎么受重视。 但是,日后,报纸必然在文人官吏之中,占据重大地位。 因此,微臣请求陛下,亲自管理报纸,或是由太子殿下管理!” “咱与太子?” 听此,朱棣眉头再次皱起,思索片刻,便缓缓摇头。 “咱每日政务繁忙,暂且交由太子管吧。” 朱高炽心中一苦,微微叹息一声,“孩儿遵旨!” “陛下圣明!” 郭安也连忙拱手行礼。 将朱棣与朱高炽两人送出府门,郭安眼中精光闪烁,心情大爽。 一群秃驴与士绅们,居然敢联合起来欺负他郭安,真当他是泥捏的? 既然大家不能相安无事,那就掀了你们的桌子,看你们能耐本侯如何! …… “收回那些寺庙的产田?” 听到朱棣的话,道衍和尚顿时神情大变。 “陛下慎重啊!” “哦?” 朱棣眼中异光一闪,“法师可是觉得此事不妥?” 道衍和尚眼中一阵慌乱,连忙道:“陛下明鉴,微臣虽然也是僧人,但也认为寺庙拥有这么多的产田,实属有些不妥!” 朱棣淡淡一笑,“那不知法师有何解决之策?” 道衍和尚道:“陛下,在大明,不仅寺院占据大量产田,那些道观也是。 微臣觉得,可限制僧人与道士的田地,如每人不超过十亩,多余的田地,应均分给当地那些田亩的贫民!” “十亩……” 朱棣沉吟片刻,便缓缓点头。 “十亩不多不少,正好够一人种植!” “陛下圣明!” 道衍和尚松了一口气。 朱棣继续问道:“法师觉得,可由何人来奏报此事为好?” “阿弥陀佛!” 道衍和尚默念一声佛号,缓声说道:“陛下,此乃造福天下百姓之大事,可由寺庙所在众多之州府主官上奏!” “法师所言甚是!” 朱棣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道衍和尚面容微苦。 唉! 尔等好端端的,去招惹那定海侯作甚? 不过,经此一事,造福上万,甚至是十数万户百姓,也是一大善事!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几日后。 杭州知府虞谦,莫名的被杭州锦衣卫千户拜见。 虞谦,是在洪武二十八年,由国子生擢刑部山东司郎中,授奉议大夫。 等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朱棣即位之后,又直接升任杭州知府,授中顺大夫! 如此,虞谦也算是受恩于朱棣。 当然,虞谦在任期间,关心民生,并不像是有些官员那般,一上任不是摆烂和稀泥,就是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钻进钱眼子里面去。 但如此,虞谦对于面前的锦衣卫千户,仍是一脸警惕。 “不知陈千户寻本官,可有事?” 陈九苞微微一笑,从中拿出一封信件,交给虞谦。 “虞知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