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沈庄,你那件事成了! (第1/3页)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642章沈庄,你那件事成了!武楼。 大明皇帝朱棣,还有太子朱高炽,宗长周王朱橚,楚王朱桢……等大明老朱家能说上话的一众藩王,都齐聚这儿。 朱棣浑身上下,都是十分悠闲的躺在一个宽大的软椅上。 早已有内侍,赶紧奉上热茶,还有一些点心,瓜果。 一旁,朱橚、朱桢、朱权……还有朱高燧、朱高煦等藩王,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享受的朱棣,眼中下意识的闪过一丝惊诧。 只有太子朱高炽,有些习以为常。 他这位父皇,也渐渐的有些变了。 「老五、老六,还有太子……说实话,我给定国公封王,你们心中到底反不反对?」 周王朱橚道:「有功必赏,定国公对我大明江山社稷之功如此之大,臣弟并不反对!」 朱棣微微点头,看向楚王朱桢。 朱桢眉头微微皱起,「陛下,对于定国公的功劳,臣弟并不否认。 但,臣弟有些担忧,皇考在世之时,为了稳固我大明江山社稷,就立下了非朱姓皇族不得封王的祖训。 现在,陛下因定国公功劳甚大,给其封王。 此事,是否会给后世子孙开上一个不好的头?后世,一些立下大功的臣子,都会想要封王! 甚至,我大明后世之君,也会不再遵循祖制?」 听此,朱高炽与朱宁等人,也都微微点头。 朱棣淡淡一笑,「尔等想想,若是皇考在世之时,郭卿这种臣子,给大明带来这般的祥瑞之粮,给他一郡王之位,皇考可会愿意?」 「这……」 朱橚与朱桢等藩王,想要摇头,但想到他们那位皇考对粮食的执念,又想要点头。 「但是,陛下,皇考绝不会允许我大明出现异姓王,除非死后追赠!」 朱棣又轻轻一笑:「但郭安的王位,乃是在海外,还是郭州!」 「陛下圣明!」 朱宁连忙称赞道,「那位定国公习性,我等也都听过,虽然被称招财长史,但绝不贪财,只是好吃,好享受! 另,虽深受陛下宠信,但却从不贪恋权势,甚至还有些躲避权势。 当初,此人封公之时,食地与食户,好像便是此人选定在郭州,并未选在在大明境内。 给此人封王,当会很是放心,不会出现什么异心!」 朱棣十分满意的点着头,「咱虽然宠信定国公,但咱也是大明皇帝。 他已是大明国公,世袭罔替,再立下这般大功! 钱财,权势,对他来说,都不是最看重的。 只有美食,还有郭州…… 如此,咱便直接将郭州,封赏给郭卿! 虽然这样一来,此次封赏,只是给了郭卿一个有名虚实的郡王,但对郭安来说,却是最好的封赏!」 「至于有些违背祖宗之法……皇考在世之时,并未出现过,郭卿这般特殊,又立下千秋社稷大功,还愿意封赏海外的大臣。 祖宗之法,显然并不合适。 我等是该孝,但也不能愚孝! 更加不能,让祖宗之法成为后世子孙的囚笼…… 若不然,后世子孙想做些什么事,都要被那些文官给用祖宗之法给死死囚笼住!」 「陛下圣明!」 「父皇圣明!」 …… 「太子,此次玉米与番薯丰收之事,乃是我大明万千百姓的大喜事,当昭告天下!」 「是,父皇!」 「另外,再邸 报编撰详细事情经过,所有有功之人,皆要写上去,让天下人都知晓,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耀!」 「父皇圣明!」 「陛下,此次收获如此多的玉米与番薯,不知可否让臣弟等人,带回去一些?」 「是啊,爹,这次玉米与番薯大丰收,孩儿也想带回去一些,让北平的百姓们,也都种植上一点!」 朱橚与朱高煦等人,都是一脸期待的看向朱棣。 「你们会种?还是你们治下的百姓,会种?」 朱棣直接狠狠瞪了一眼,这群跃跃欲试的藩王与亲王。 「那些玉米与番薯,咱欲要在两年内,便陆陆续续,开始向大明各个州府推广种植。 尔等谁都不准打那么一丁点的主意……」 「……」 郭安好不容易挣脱了一众官员权贵的围攻,急忙坐上马车,便往府上而去。 进入府上,郭安瘫痪的往软椅上一躺。 「郭昂,派人去海贸商会,告诉沈庄一声,这几日安心待在海贸商会,无大事,便尽量不要外出! 他的那件事,这几日便会有结果!」 「是,老爷!」 并不知是什么事的郭昂,也没多问,招来一个下人,吩咐几声,那下人便熟门熟路的朝着海贸商会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