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在美国?! (第2/2页)
” “大致的气动布局、重心数据、设计方向、小部分机体材料信息,就这些,没有别的了。” “够了!” 陈念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确实跟杨伟说的一样,这些信息可以说是单薄到了极致,但最关键的重心数据居然都拿到了。 那也就意味着,根据自己前世已知的起飞重量,陈念可以大致反推出升力风扇所需要提供的升力。 有了这个点,再去推算升力风扇所需要的总压比数据,就要简单的多了。 “我会去尝试给出总体的验证数据,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你们可以先尝试解决工程上的问题。” “比如材料、机械结构等等。”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引入一部分的民营企业,降低工程压力。” 在前一世,歼二十的研发其实就引入了大量民营企业作为支撑,611所在处理保密性和效率的平衡上做的其实是不错的,这一点倒是不用陈念担心。 “明白,这个你就放心吧。” 杨伟拍着胸脯说道。 最大的问题人家都帮你解决了,这些边边角角的问题,难道还要叫难吗? 虽然机械结构也不简单,尤其是传动系统制造上,几乎可以说是挑战现阶段华夏加工能力的极限了,但只要有路可走,就没关系。 大不了,上人工一点一点磨。 验证机一出来,后续标准化就容易得多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上的东西,直到十二点多,陈念才终于意犹未尽地跟着杨伟走向了餐厅。 而这次招待的规格,属实也是让陈念大吃一惊。 谈不上多贵,但除了川菜经典代表之外,居然还有陈念家乡的特产。 虽然不算正宗,但也算给了他这个久在异乡的游子一点安慰。 毕竟,上一次吃这些菜,还是父母被安排去西工大旅游的时候,他爸给做的呢...... 一顿下来,宾主尽欢。 午后,陈念立刻投入了工作中,为了让他尽快熟悉环境和工作系统,杨伟亲自上手带他。 “......我们现在全部使用的是无纸化设计,也就是说,设计工作从二维跳到了三维。” “这些软件都是新的,大家都还不算很熟悉。” “不过,等适应了以后,无论是效率还是保密性,都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是值得的。” “来,我教你这个怎么用。” “没事,我会用。” 陈念笑笑回答道。 开什么玩笑,自己这个从2022年穿越回来的人,还能不知道cAd和cAtIA怎么用吗? 不仅是这些,包括后来的Nastran、FLUENt、LS-dYNA......他也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毕竟,这可是吃饭的家伙。 想当年,他也是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学习的。 看着陈念熟练的动作,杨伟不由得愣住了。 他属实是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自己看到的这一幕。 要知道,无纸化设计在这个时代还不算普及,其中最典型的,歼十当初的设计,就没有彻底摆脱纸面。 而大学的课程中虽然有设计软件的学习,但都是基础入门,要想熟练掌握,是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际cao作的。 可看陈念这架势....... 手指翻飞,各种快捷键轻车熟路,光从软件使用这一块来说,比自己都要强得多了。 这玩意儿可不能用“天才”来解释。 非要形容自己此刻的感觉的话,就好像,对方的身体里,住着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魂...... 他呆呆地看了几秒,终于回过神来说道: “挺好挺好,你都会用那我就不用麻烦了,我告诉你怎么接入数据库,怎么调用历史数据吧......” 这一点陈念还真不知道,毕竟每个研究所的权限管理系统都不同。 整整花了一个多小时,陈念总算把611所工具全部了解清楚,而这个速度也是让杨伟叹为观止。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学的真快......我自己搞清楚这套系统,都花了小一个月的时间。” 陈念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开口道: “工具学起来都简单,难得是怎么用.......对了,杨总,我这有个要求,您帮我看看?” “你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想方设法也要给你解决了!” 陈念点点头,继续说道: “我想要找一个人。” “找人?跟升力风扇有关的?” “是的,我要找叶栅实验室的陈云勇----按道理说,他还是您师弟。” “陈云勇?” 杨伟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思索了片刻,他才回答道: “这个人我认识,也打过交道。” “不过,我离开西工大叶栅实验室的时候,他才刚进去,谈不上交情多深。” “但是我记得,他不是搞发动机的吗?升力风扇这块,能用得上他?” “用的上。” 陈念肯定地说道。 他很清楚地记得,在后来,2015年左右的时候,就是陈云勇主导了成飞的推力风扇项目,并且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的能力绝对不容置疑。 要知道,沈飞也不是没有推力风扇项目,但从1995年立项开始,直到他穿越那一年,也没有搞出一点水花来。 这也是杨伟和陈念都没有选择去沈飞要人的原因。 至少在这个项目上,他们划水实在是太严重了。 “好吧,我帮你去找。” “不过......说真的,这可能有点难。” “难?为啥?” “他现在人不在国内,在美国。” “美国??真的假的?你确定是陈云勇??” 陈念大惊。 在他的记忆里完全没有陈云勇远赴美国的这一段,所以他一直以为,对方就是跟杨伟一样,始终在国内发展的。 “这一点很确定,他从西工大毕业之后就去了美国,本来计划是3年之内回国,但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 “他的手续始终办不下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滞留5年了。” “如果一定要他,我们可以尝试去联系,但cao作起来,很困难。” “一方面是那边不放人,一方面我们也有保密上的顾虑.......” “明白了。还是尝试联系一下吧,总之无论如何都是要把他接回来的----可以用沈飞的名义。” “一个划水的项目,不那么容易引起注意。” “我明白。” 杨伟点了点头,又跟陈念商量了几句,便离开了实验室。 而留在原地的陈念则有些感慨。 他没想到,这样一个总师级别的人才,居然还经历过这样的困难。 也不知道,像他一样被迫留在那边的科学家,到底还有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