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舆论 (第2/2页)
得意的神情。 发布不到2个小时,他一手炮制的那篇文章的点击量就已经超过了十万,并且,上升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如果按照这种势头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在今天晚上之前,这篇文章就可能进入搜索结果的前十、甚至榜首。 到那个时候,自己的工作就算是顺利完成了。 想到马上就要到手的奖金,他差点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实际上,他是在两天之前接到这个任务的,当时他的主编只是告诉他,要想办法去引导舆论,营造“受害者”的形象。 跟他一样接到任务的撰稿人有几十上百个,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手里的笔和键盘,去赚到那笔不菲的奖金。 但是,在威尔逊看来,他们所使用的手段都太过低级了。 一开始就站在对立的角度上,高高在上地去指责、去批判,怎么能达到所谓的“引导”的结果呢? 真正有用的策略,永远是从内部攻破啊! 所以,自己要做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怎么把自己伪装成“自己人”。 威尔逊想了很多种不同的策略,逐步筛选、挑选下来之后,最终确定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 中立。 并且,沿着这个关键词继续向前,他还提取出了目前华夏舆论中占据大量权重的一个议程:反思。 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他这一篇“站在中立角度上进行反思”的深刻文章。 显而易见,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不仅是对普通民众而言,甚至对那些本来就具有一定知识素养、本来就有自己的判断力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文章也如同一枚重磅炸弹。 不管你脑子有多清醒、不管你知识有多丰富,只要在意识上存在裂纹,就一定能把你炸开! 威尔逊一条一条地刷着那些回复,从最开始下意识地反对、否认,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在长篇大论地讨论了。 而这样的讨论的结果无论如何,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诚然,有一些水平极高的学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己断章取义、掩盖事实,但他们的理论都过于复杂,表达方式也不接地气,根本没办法获得足够的认同。 网民能看得懂专业的知识吗? 也许有些能看懂,可99%的人,都不会愿意去看。 本来就是上网来消遣娱乐的,谁愿意听你在那里没完没了的科普? 我们要的只是刺激的新东西,只是能显示我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新理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有辟谣的帖子,也很快会被淹没,对自己造不成任何的威胁。 威尔逊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隐约感觉到,这一次,自己的计划应该是已经成功了。 无懈可击! 大势一旦形成,任凭你们华夏相关部门的人反应再快、投入的资源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互联网是讲先后的,只要先入为主的信息茧房形成,再想要打破,就几乎成为奢望了。 他站起身,关闭了电脑屏幕,随后思索了片刻,又重新打开了电脑。 火候还不到。 官方不可能对自己的帖子毫无反应,那么,如果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那下一步,他们会做什么呢? 无非是删帖、禁言、水军。 最极端的情况,也许,他们会直接上门逮捕自己。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自己应该要提前做好准备。 威尔逊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他感觉,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毫无战斗力的对手。 这一次,只要事情按照自己预定的方向发展,那么,胜利的人就一定是自己。 哪怕真的被逮捕入狱,又能怎么样呢? 反应越激烈,就越显得他们心虚。 自己的名字,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传遍这个世界...... 威尔逊的手指飞快地敲动键盘,短短两个小时之后,四篇截然不同的文章诞生。 《理性讨论被强制删帖?愚民政策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水军充斥自由言论市场,民众到底还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权?》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禁言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吗?》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我报一名记者无辜被捕,在此向华夏方面提出严正抗议!》 他将四篇文章通读一遍,连自己都被其中所蕴含的不甘、愤怒、却有无可奈何的情绪所感染。 随后,他拨通了主编的电话,打算向他告知自己的准备。 电话接通之后,他开口说道: “格里菲斯先生,我刚刚已经写完了四篇文章,稍后会发送到你的邮箱。” “具体的情况,之前已经在电话里跟你说明过了。” “如果有任何意外发生,请你按照文章批示里标注的方案,在公众平台发表文章。” “对,我现在对自己的安全状况很担忧。” “不,不用,我不能离开。” “我必须要等他们来找我。” “放心,他们不可能把事情做绝的,最多会受一些苦罢了。” “对,麻烦帮我向大使馆报备,让他们做好营救准备。” “相信我,这一次,我们胜券在握.......” 挂断了电话,威尔逊收拾好东西,走出了bbc办公大楼。 此时,尚海的天空一片晴朗,这让他的心情也越发舒畅起来。 也许,要不了多久的时间,这片天空就会被阴霾所笼罩,而这个国家的舆论,也会从此刻开始,逐渐被自己所代表的、更强大的力量掌握。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才能真正地大展拳脚。 想到这里,他突然想要给自己拍一张照片。 也许,之后可以用在那篇准备好的报道上。 于是,他站在街头,调转相机,按下了快门。 相机的显示屏上出现了他刚刚拍下的照片。 压抑的色彩,锐利的线条,透露着疯狂和荒诞的红色...... 以及,照片正中间的,自己那张严肃而睿智的脸。 强烈的对比造就了无与伦比的故事性,他甚至觉得,照片上的自己不是一个记者,而是深入敌营的孤胆英雄。 威尔逊收起了相机。 他知道,要不了多久,这张照片,就会迅速流传开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