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法拦截! (第2/2页)
,在下降过程中,它的速度不断降低,在惯性制导系统的控制下,飞行方向时而跃升、时而下拉,在降低再入速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规避反导系统的拦截。 但这样的机动对于宙斯盾系统来说却毫无意义,它灵敏地跟踪着导弹的所有动作,拦截导弹升空,在海空雷达数据链的引导下,直奔潘兴2导弹而去。 4000米的空中,拦截导弹命中了潘兴2导弹,炸开一道绚烂的火光。 直播画面一片寂静,没有人为此欢呼,也没有人相互道贺,似乎在参与实验的人员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再简单、再寻常不过的实验。 然而,在直播画面之外,围绕着这一场反导演习展开的讨论,却已经汹涌而至。 华夏的军事论坛早已经炸开了锅,各种不同的评论几乎刷了屏,而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感叹着这巨大的差距。 “我的天......居然真的能拦截下来,美国的技术真的可以说是天顶星级别了......” “10马赫的速度,不是说现役所有防空系统都无法拦截吗?他们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谁知道?反正人家的态度很明显了,就是要秀肌rou。这次的脸丢大了,我们的新导弹才刚出来,人家就立刻来了一场拦截演习,这不是明摆着打我们的脸吗?” “打脸不打脸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说,宙斯盾其实也没那么强吧?” “没那么强?你拦截一个潘兴2试试?” “......你这纯属抬杠。我只想说,潘兴2导弹在追求打击精度的情况下,它的末端突防速度是必须要降低的。” “如果打击精度限制在30米之内,那末端突防速度就只能做到4马赫以下。” “如果精度是15米,速度需要降到2马赫。” “这次的实验很明显,潘兴2是放过水的,追求精度舍弃了速度。要不然,5马赫以上的突防速度,哪怕是神仙来了也拦不住......” 随着这个评论发出,话题转移到了“高超音速导弹能不能被拦截”的问题上,争吵越来越剧烈,但最终,这段争吵被一句话终结: “他们为什么需要拦截5马赫以上的高速导弹?” 所有参与讨论的人瞬间清醒过来。 是啊,他们为什么要拦截高超音速导弹? 这次我们研发的新导弹,目标不就是打击航母战斗群吗? 既然是要以航母为目标,那就必须像潘兴2一样,舍弃速度,去追求精度。 也就是说,如果潘兴2能被拦截,那么,我们的新导弹就也能被拦截。 那讨论所谓的“高超音速”有什么意义呢? 没用,就是没用啊! 一时间,悲观的情绪不断蔓延,似乎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我们的导弹才刚刚诞生,就已经落后了....... ....... 而与舆论所表现出来的悲观不同的是,同样看完了整场演习直播的朱学军、以及参与了dF-17项目的所有科研人员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 此时此刻,他们几乎可以说是自信心爆棚。 因为他们知道一点: dF-17,与传统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它所使用的是乘波体构造,它所飞出来的,也是几乎无法被预测到的钱学森弹道! 西北某发射基地内,朱学军看着刚刚完成了装配的第二枚dF-17,开口问道: “发射准备做完了吗?这一次我们要测的是无依托发射,别出岔子了!” 一旁的工程师连忙点头,回答道: “没有问题,模拟的是车载移动发射模式,所有数据参数都已经调好了,拦截系统也已经准备好了。” “不过,我们估计这次红方又要抓瞎了。” “这玩意儿怎么可能拦得住啊......末端突防速度10马赫,精度还能保持在50米。” “我们第一次发射的时候,导弹命中的位置离靶心就只有不到5米。” “美国佬也真是搞笑,我们也就是发了条消息,就把他们的大招骗出来了......” 听到这话,朱学军沉稳地摇了摇头,回答道: “永远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我们藏着东西,说不定他们也藏着呢。” “好了,通知下去,准备发射吧。” “明白!” 几分钟后,发射指令下达到cao作人员,早就已经整装待发的dF-17腾空而起。 它以与潘兴2相差无几的速度穿过大气层,进入了外轨道飞行。 但是,在再入阶段,乘波体设计的特殊性开始显现出来。 借助着稀薄的大气层,高升阻比的dF-17在大气边缘像打水漂一样弹起又落下,轨迹不断变化,所有雷达和卫星预警系统全部失效,运动方向也变得无从预测。 进入大气层之后,导弹的速度不减反增,在新的散热系统加持下,导弹的外壳燃起熊熊火焰,但内部构造却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到30秒的时间,导弹已经飞临目标上空。 随后,它划出一个角度惊人的弧线,在不断变化的路径上,扭曲着冲向了预订的目标。 早就已经发射的拦截导弹连它的一片衣角都没有碰到,最大拦截误差甚至超过了10公里。 10秒之后,dF-17命中目标。 它的末端命中速度达到了令人咂舌的7马赫,而落点距离靶心...... 仅仅40米。 而里根号航母的甲板宽度,是78米。 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实验基地,朱学军长长舒了一口气,神情平静地说道: “发布报道吧。” “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那么大方,我们也大方一次。” ....... “shit!” 几个小时之后,远在舰港的托马斯砸碎了手边的杯子。 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如果是在牌桌上,那这几周内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局荒诞的牌局。 对面露出了对子的底牌,己方迅速展示了手里的顺子,想要吓退对方,让他们主动弃牌。 可没想到,对方手里拿着的,居然是四条! 乘波体设计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他么真的是这个时代应该出现的东西吗?! 托马斯的手掌上渗出了血珠,他咬牙切齿地看着并排放在面前的两份报告。 一份,是潘兴2拦截成功的报告。 一份,则是华夏那边,刚刚公开发布的,“dF-17”的突防演习报告。 他一会儿看看左边,一会儿看看右边。 这一刻,他比任何时候都沮丧。 就好像,自己只是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