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没有我们,你们是个啥? (第2/2页)
” “一款成熟的四代机所需要的一切呢?” “高机动性,高态势感知,高隐身性,至少在这三点上,你们根本没有能力自己去实现。”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吗?萨沙先生?” “你说的对,这次的项目本来就不是公平的项目合作。” “但不公平的地方在于:我们给你们的太多了!” “你以为我们真的需要图-160的技术吗?不,哪怕没有这些东西,我们也能造出自己的战略轰炸机。” “但反过来说,如果你们没有我们,pAKFA项目就绝对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按照你们原来的设计,哪怕它造出来了,也只不过是一架四不像的战斗机罢了。” 这番话说完,萨沙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了下去。 他突然冷静下来。 是的,对方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没有了图160的技术,他们仍然能造出h-20,充其量只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而已。 但如果没有了歼二十二的技术援助,己方还能造出pAKFA、或者私下里的另一个名字“su-57”吗? 不,那不可能。 因为,己方和华夏,有一个重大的差异。 那就是,在军工这一个领域,双方的运动趋势是不一样的。 对方始终在前进、在上升,一个一个新的基础技术产生,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着动力,所以,他们等得起,也可以等。 但己方呢? 从苏联解体之后算起,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见过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了? 当年威名赫赫的图波列夫所,现在甚至连一架图-160都不能完整地复刻出来了。 诚然,这其中有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 但不可否认,在这个军工领域,前苏联留下来的老本,已经快要被吃完了。 而pAKFA项目,不就是要在这些老本吃完之前,为这个国家的军工事业,注入一些新的活力吗? 如果连这个项目都做不下来,失去了“续命”的最后一次机会,那会发生什么? 火,会燃尽的。 萨沙下意识地咬了咬牙。 自己明明知道这一点的,但却因为一直以来的傲慢,而被蒙蔽了...... 他的背上瞬间冒起了冷汗。 就像助理所说的,如果因为自己的举动,导致整个项目受损的话,影响的范围,可绝对不只是自己眼前看到的那么大...... 完了。 他的眼神在一瞬间便起了变化。 他看向面前的杨伟,有些结巴地说道: “pAKFA的成果绝对不会是一架落后的三代半战机,它必须是四代机。” “你说了算吗?” 杨伟调侃地问道。 萨沙面色一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是啊,我说了算吗? 算个屁啊! 马罗科夫说了也不算,联合航空说了也不算,甚至整个俄国说了都不算。 真正说了算的,是手里握着四代机技术的华夏...... 他们愿意把这个项目做到什么程度,那么这个项目就能做到什么程度。 他们想让pAKFA多先进,pAKFA就会有多先进。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己方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哪怕一丁点的威胁。 萨沙悟了。 他是一个老人,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上世纪的那些事情,但是,他看过很多报告,听过很多故事。 所以,他也很清楚,当时的两个强国,为什么会从一开始的如胶似漆,突然就拔刀相向。 原因很简单,用五个字就能总结: 不想当老二。 那时候不想当老二的是华夏人。 可现在,不想当老二的,是自己。 华夏人靠着他们的努力,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真的翻身了。 可己方这边,能靠自己的努力再把失去的地位找回来吗? ......至少,短期内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当老二! 想到这里,他立刻站直了身子。 随后,他满脸郑重地看着杨伟,开口说道: “抱歉了,杨先生。” “我太冲动了,说了一些不合适的话,我希望我们的友谊不要因此而受影响。” “至于贵方需要的技术,我们会重新评估后提交的,这里,由我来负责。” 看到态度改变的萨沙,杨伟的神情也终于放松下来。 他伸出手去握住了萨沙的手,安慰着说道: “没关系,在工作上,任何人都有失控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因此而责怪你。” “放心吧,我们的合作会继续的。” “另外,我还有一个惊喜要告诉你。” “惊喜?” 萨沙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语气有些惶恐。 “什么样的惊喜?” “关于pAKFA项目的。” “我们已经解决了机腹进气道边界层湍流的问题,同样的,我们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款材料。” “这款材料可以保证你们这款战斗机在使用串联式武器仓的前提下,还能拥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不弱于歼二十二。” “真的吗?” 萨沙瞪大了眼睛。 什么叫以德报怨? 这就是以德报怨吧! 这一刻,他被杨伟这种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胸怀彻底折服了。 “我们......现在就能用上吗?” 杨伟神秘一笑,回答道: “当然,当然。” “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上。” “不过,作为交换,我们也希望你们能有所表示。” “我们要的不多。” “30架米-26直升机,怎么样?” 萨沙骤然闭上了嘴巴。 果然,所有的礼物,那都是有价格的。 “你们要那么多直升机干什么?还是运输直升机?我们自己都只有30架!” 他不解地问道。 “这个就不是你应该担心的事情了,你只要帮我们把消息传递到国内就好。” 犹豫了片刻,萨沙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于是,两人之间的气氛瞬间缓和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杨伟办公室的大门再次被推开。 马罗科夫推门而入。 “萨沙!你......” 他的脸上挂着焦急的神情。 在来的路上,他一直担心萨沙会把事情搞砸,甚至已经做好了给他收拾烂摊子的准备。 但眼前的这一幕.......似乎还挺和谐? 注意到他的表情,杨伟开口说道: “马罗科夫先生,你来的正好。” “我刚刚跟萨沙先生谈成了一笔生意,也许,你也应该听一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