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_第244章 没有援兵又如何!头脑风暴,照样破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没有援兵又如何!头脑风暴,照样破局! (第1/3页)

    第245章没有援兵又如何!头脑风暴,照样破局!

    “报—!”

    “护乌桓校尉公綦稠正陷入死战,情况十分危机。”

    “......”

    “报—!”

    “护乌桓校尉公綦稠部已被乌桓攻破,尸首悬于城外,幽州巨震。”

    “......”

    “报—!”

    “右北平、辽东太守双双遇害,两郡尽皆被叛军攻陷。”

    “......”

    “报—!”

    “南匈奴内部爆发叛乱,羌渠在内乱中被杀,他们拥立了右贤王于扶罗。”

    “......”

    自王昊引兵从雒阳出发,各路消息便如同雪片般飘入大帐。

    正如王昊所料,几乎没有一条好消息。

    甚至,南匈奴内乱的事情,更是让满帐的智囊尽皆震惊,深感当头一棒,备受打击。

    荀谌素来是个温文尔雅的智囊,可现在的他,却是咬紧了牙根,怒气冲冲的样子:

    “该死,南匈奴怕是指望不上了,经此一事,只怕左贤王也不可能来支援了。”

    此前,羌渠派人送来消息,他们会派左贤王率领骑兵,与汉庭一起征讨叛逆。

    但是现在,人还没有出发,内部便发生了叛乱。

    王昊只能呵呵了。

    虽说历史上的记载,是因为南匈奴担心朝廷征兵这事没完没了,索性爆发了内乱。

    此前,王昊是不相信这么扯淡结论的,但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不容得他不相信。

    果不其然!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南匈奴归附汉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可即便到此,依旧难以真正将其汉化,变成自己人,即便征讨叛逆这种小事,竟也会这般勾心斗角,阳奉阴违。

    王昊虽不明白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或许汉庭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样的结果,是王昊不能接受的,家国大义之前,居然还跟我勾心斗角耍阴谋?

    哼!

    早晚让你们付出代价。

    “主公。”

    正当王昊暗自发誓时,一旁的程昱揖了一揖,轻声道:“咱们目前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不如向陛下求援,继续给我军增派援兵,这样才能增加胜算。”

    “没错。”

    又有赵俨点了点头,深表赞同地道:“凭咱们目前的兵力,想要与十万乌桓突骑决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援兵,否则必败无疑。”

    赵昂颔首:“属下附议。”

    皇甫郦:“属下附议。”

    “附议。”

    “附议。”

    “......”

    上首王昊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

    的确。

    目前他们的总兵力约莫只有四千兵马,这样的兵力的确难以真正与十万叛军为敌,若是朝廷得知南匈奴内乱,继续增派兵马,倒也在情理之中,不算是强人所难。

    不过......

    王昊确有自己的想法。

    朝廷的兵马固然是极好的,但却十分烫手。

    这倒不是因为自己难以掌控,而是因为王昊这次出来,就不打算再回雒阳了,否则接下来雒阳内乱,极有可能会波及到自己,敬而远之,才是聪明之举。

    可如果手里攥着太多的朝廷精锐,皇帝能够允许你继续在外逗留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届时只怕十八道金牌催,也得把你催回去。

    朝廷精锐固然好,但对王昊而言,显然是枷锁。

    当然,这样的理由暂时不能与程昱等人明说,否则他们一定会刨根问底,毕竟在雒阳,还有他们为之奋斗过的痕迹,就这样抛弃,必然会心疼。

    也因此,王昊只能换其他理由来拒绝:“尔等可知朝廷因何会派我来征讨叛逆吗?”

    程昱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似乎已经猜到了理由:“主公能征善战,雷厉风行,朝廷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攫取最大的胜利,仅此而已。”

    “没错。”

    王昊极其肯定地点点头,以煌煌大义出发,朗声训诫道:“朝廷经历黄巾叛乱,凉州叛乱,各地兵祸接连不断,根基受损严重,至今仍未得到缓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