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指派 (第1/2页)
这天,下早朝后皇帝于武英殿宣见了燕锦暄。【】 早春的阳光带着微暖从窗外斜斜地照进来,照在皇帝朱知的脸上,燕锦暄才发现朱知这一年苍老得有多快。 当一个男人的脸上露出一点沧桑是很迷人的,然而太过沧桑时又难免令人觉得难过了,如今,才五十岁出头的朱知的脸上的表情就像六十多岁了一样,是多少让人有些唏嘘的。 燕锦暄不知他单独见自己有何意,因而端正地坐在他的对面,但并不主动开口说话。 朱知缓缓地端茶饮,似乎在斟酌着接下来的话。 燕锦暄发现他端茶的手有些抖,好像那杯茶有几十斤重一样。 这一发现让燕锦暄有些吃惊,隐约觉得皇上最近的身体不太健康。但他当然不敢说什么。 “燕爱卿,关于瑾王五王爷招兵买马、招纳死士、大量造盐的事你怎么看”朱知望着燕锦暄问。 “作为一藩之王,在自己的封地上扩充兵力和开展工商是没有什么好指责的。”燕锦暄小心翼翼地答道。 “但朕听说他还收容其它郡国追铺的逃犯,难道这不是十分可怕的事吗”朱知又问。 “即便他的动机值得怀疑,但在他还没做出什么实际行动前我们还是不宜轻举妄动的。”燕锦暄镇定地答。 朱知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沉声问:“燕爱卿的意思是要朕先静观其变” “是,即使要治他也得先有个正当的理由吧。” “然而朕实在看不惯他这般行径,朕实在很想挫一挫他的锐气。” “那皇上的意思是” “削他的封地。” 燕锦暄赶忙跪下道:“皇上,万万不可,一来我们理由不足所以恐怕不能使得他服,若我们强来的话反而会惹怒其他藩王,届时他们一起联手闹事那就不得了了。二来,天子应以天下苍生为重,而非个人恩怨。所以此并非明智之举也。三,俗话说物极必反,既然他现在的行为已经显出苗头,那我们不如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他的尾巴露出来时我们再一举出手来个痛快。” 朱知哈哈大笑道:“燕爱卿年纪轻轻就如此沉得住气,朕佩服佩服快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燕锦暄起身坐下,心里已经隐约觉察得出朱知此次找他来的用意。 “朕对他的事始终不太放心,所以朕想派你到他的封地去看看。”朱知说。他知道燕锦暄能文能武且处事冷静果断,所以是执行此任务的最佳人选。 “是。皇上,不过微臣希望皇上能从都察院里派一个人同去。”燕锦暄说。 都察院的人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所以在查案方面比较有经验,由这样的人陪同往往能事半功倍。再者,三司中目前就只有都察院这边的人不是严世冲的党羽,所以大家比较能同心同德地办事。 “好,那朕就派右都御使柳承泽和你同去吧。” “多谢皇上”燕锦暄赶忙行礼致谢。 朱知示意他坐下。 “那你们后天一早出发吧,到那边封地来回大概要花十天的时间,朕希望你们将瑾王的情况了解清楚再回来,所以一共给你们十五天时间。你看够了没有” “那就暂定为十五天吧,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再向您申请延期。” “嗯。” 朱知随即又给了他一份瑾王封地的地图给他,他拿着地图退了下去。 回到自己任职的衙门后燕锦暄遂将那张地图打开细细地研究。 瑾王统辖着西北四郡六十一城,且掌控着多个边塞隘口,他要造反是极有地理优势的。燕锦暄这次虽然是打着探访瑾王的名义去,可以瑾王多疑的个性肯定会对他此行多加防范的,所以他此次出行的人身安全并不太有保障。 不过只要他小心行事、灵活应对,倒也不至于会丢了性命。 然而要全面地掌握瑾王目前在封地上的行径就得花些心思了,所以他开始思索可行的方法。 正思索间右都御使柳承泽便走了进来。 “燕大人,这是在下第一次和您合作。希望我们合作愉快。”柳承泽客气地说。 “一定会愉快的,柳大人,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燕锦暄拉他过来坐下。两人开始商量对策。 不知不觉,两人便聊到了太阳偏西,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