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_第193章 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3章 造反 (第2/2页)

息比较仓促。”太子爷忙道。文官们也纷纷颔首。朱棣知道不能将过错都怪在他们身上,走到他们面前,忽然重重叹息一声:“你们知道外面都怎么传的吗?”“贵洲锦衣卫上报,百姓都在后面嚼舌根子呢,说人家建文皇帝才是正统皇帝,如今要杀回来报仇了。”“叔叔篡了侄子的位,老天爷都看不下去,让建文帝复活,来找朱老四报仇来了。”此话一出,在场文官纷纷眼观鼻,鼻观心,故作没听见。造反是个敏感词,他们就算听见了,也得装作没听见。但偏偏,文官中有一人,正好来向太子爷汇报商税改革近况的事了,正是余学夔。余学夔闻言,忍不住感慨道:“百姓说得也没错。”余学夔就是要抨击朱棣,抨击你是个造反出身的。在余学夔看来,造反就是不对,不管你高不高兴,我也得说!这话一出,太子爷额头冒了一滴冷汗。朱棣转过身,看向余学夔,嗤笑一声:“是,他们说得没错。”“你们不知道情报,那我告诉你们。”“明教徒打着建文帝的旗号,起兵造反,杀官僚夺城池,当地百姓竟然甘愿让其统治,甚至还有人响应号召,选择参军。”“这是为什么?不就是百姓忘不了建文帝,认为建文才是正统,朕是造反出身,不得民心?”顿了顿,朱棣仰天,望着尚书房内的天花板,脸上露出些许疲惫之色:“可千秋后人知道我!”“我这个皇帝当得不好?”“我没有一日虚度光阴,没有为自己求过什么,我兢兢业业为的还是这个国家。”顿了顿,朱棣顺势坐在了龙椅下的台阶上,满脸疲惫。“这些年,哪里灾荒了,朝廷就救济哪里。”“哪里发大水了,朝廷就派人疏通,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得把这里搞好,水患消了,还得再拨粮,就是生怕他们饿死。”“北元攻击,我都给打回去了,这些年鞑靼掳掠的人数,比起建文朝少了十倍,我把鞑靼摁在地上打,不还是为的这个国?”苦笑一声,老皇帝坐在台阶上,脸色有些落寞,也有些疲惫。“可是有什么用?我发誓一定要比建文做得更好,可百姓不领情啊。”“他们做梦都想盼着建文回来,我就不明白,建文那小崽子难道做得比我更好?”“我累了,真的累了,为国家戎马一生,没落得半点好,尽说我朱棣是乱臣贼子了……”老皇帝两鬓斑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统治这个国家也有十一年了。这十一年,他半点不敢懈怠,就是为了向百姓证明,他永乐就是比建文强!可有什么用呢?这次贵洲打着建文的旗号起义,响应的百姓竟然那么多,真的戳破了老皇帝的心,戳得生疼。太子爷于心不忍,忙道:“皇上,我这就下令,让湖广布政使司协同贵洲布政使司联合镇压反贼。”朱棣摆了摆手:“这不重要,不过是一些小毛贼罢了,永乐会怕他们?再给他们一百年,也甭想打到应天来。”这是老爷子的底气,他也从没将这些垃圾放在眼里。他真正伤心的,是天下民心不向着他,却向着建文。太子爷沉默了。文官们也沉默了,说心里话,永乐的确做得比建文好,好十倍……大殿内,一时间陷入安静。老皇帝仿佛一下苍老了不少,突然吩咐道:“太子。”太子忙道:“在。”朱棣吩咐道:“告诉贵洲布政使司,让他们尽快平息叛乱,只杀明教徒,那些跟着造反的百姓,他们只是被蒙蔽了,下令不要杀他们,关一段时间就得了。”蹇义闻言,忙跪下道:“皇爷圣明!”“皇爷圣明。”杨士奇也颇为感动。谁能想到,杀人狂魔朱棣,竟会如此宽容百姓?文官们心中,谁不感动?“天下民心不向着朕,那就是朕做得还不够好。”“朕要让他们看着,我要做得比建文好,要让他们知道,造反的皇帝比正统皇帝对他们还好!”朱棣坐在台阶上,冷静的发话:“传令下去,商税改革全力推行,朝廷放下一切,去做这件事,尽快促成。”“试点,一定要成功。”这是朝廷的决心,更是老爷子的决心!文官们闻言,纷纷脸色坚定,拱手:“皇爷放心,臣等一定全力而为。”朱棣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等他们都离开后,这大殿内也就只剩下两父子了。朱棣望着某处,正在出神发呆。太子跪在老爷子身旁,不忍心老父亲如此神伤。朱棣勉强一笑,拍了拍太子的脸:“爹没事,用不着担心。”“爹告诉你个事,咱老朱家,不能跟百姓对着干,记住了?”太子爷话语有些哽咽:“记住了,记住了。”朱棣皱眉,呵斥一声:“老朱家的男人,哭什么哭,你是不是朱家的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