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沈先生想把杨铭拉到一艘船上! (第2/2页)
/br> 这是什么概念? 1973年,汇沣银行纯利润为2亿8000万左右。 1974年,汇沣银行纯利润为3亿港币。 1975年,汇沣银行纯利润为3亿3000万港币。 1976年,汇沣银行纯利润为4亿港币左右。 1977年,汇沣银行纯利润5亿多。 今年,汇沣银行的利润应该有七八亿左右。 也就是,按照杨铭的投资回报率还是非常高的。 当沈弻和包约翰喝完那瓶红酒,两人已经谈完。 包约翰知道,即使沈弻没有出来,他也会站出来支持沈弻的。 以沈弻在汇沣银行的强硬作风和强势态度,只要他决定的事,别人都无法反对。 包约翰离开后。 沈弻拿起座机电话给太平山顶别墅的管家打一个电话回去,让对方告诉夫人,他今晚留在汇沣银行大厦顶楼豪宅休息。 。。 晚上22:00 麦里思亲自开车到浅水湾半山别墅见杨铭。
详细汇报鳞国集团和汇沣银行第一轮谈判的情况。 杨铭则是道:“不出意外,沈先生肯定会选择第一个方案。” 当年,包裕刚之所以入股汇沣银行,正是环球航运和汇沣银行合作,汇沣银行看中环球航阅未来。所以,不用包裕刚花钱就可以入股汇沣银行,汇沣银行是交叉持有环球航运旗下多家公司股份。 现在杨铭和帝国集团要收购汇沣银行20%股份,对于沈弻来,还求之不得,对方怕是早就想把杨铭拉到这一艘船上。 只是,他和包裕刚还是很不同的。 包裕刚也好,李加城也好,他们自身需要得到汇沣银行的资金支持,才能够发展起来。 帝国集团根本就不需要。 麦里思觉得惊讶。 如果是那样,岂不是白白得到20%汇沣银行股份? 他也知道,按照第一个方案,帝国集团肯定要付出投资回报代价的。 “老板,汇沣银行真的选第一个方案,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谈。” “按照我的,汇沣银行100亿投资资金,每年回报率十个点,合作期最多五年。我还是那句话,资金多多益善,汇沣银行敢投资更多资金给我,我就敢多给他们利息。” 杨铭怎么可能会嫌弃更多资金呢? 他正等着更多资金作为流动资金,或者投入到其他赚钱的行业里面。 麦里思总感觉这里还是有些风险。 “老板,我总感觉像是在刀刃上跳舞,万一到时赚不了那么多利润,还赔了本金怎么办?”麦里思提醒道。 很明显,麦里思是在为杨铭和帝国集团考虑。 杨铭则是道:“麦里思,汇沣银行和沈弻都不担心,我们又何必担心呢?更何况,沈弻和汇沣银行的股东敢那样做,他们必定对我们的资产进行估值,包括和记黄埔,九龙仓,以及帝国集团在汇沣银行的存款。这些都是他们拿来做担保的,他们根本不担心我们会亏钱,甚至还不上他们的本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