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鬼佬向杨铭宣誓效忠! (第1/2页)
按照现在怡和洋行股价,基本上,在20港币上下浮动。 出价十倍,那就是按照200港币一股买入进行增购。 香江置地股价,在8港币上下浮动。 出价十倍,那就是按照80元一股增买。 十倍股价情况下,无论怡和洋行,还是香江置地,市值都翻十倍,市场上的投资者或者散户,怕是没有不会动心的。 那为什么不按照五倍股价来增购? 当然可以。 那个时候,约瑟克家族,甚至,钮壁坚反应过来后,他们必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拿到资金,然后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增购。 那种情况下,对于帝国集团来,那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现在,怡和市值在25亿港币左右,香江置地市值在36亿港币左右。 帝国集团已经悄悄买入了21%怡和洋行股票,要拿下怡和洋行49%的股份,那就是要增购28%的股份,按照十倍市值来算,那就是总市值250亿港币,其中28%股份市值,那就是需要花费70亿港币。 帝国集团已经悄悄买入香江置地25%股份,要拿下香江置地49%的股份,那就是需要增购24%的股份,按照十倍市值来算,那就是总市值360亿港币,其中24%股份,需要86亿港币。 这两个增购总价,加起来已经是156亿港币。 事实上,这已经是现在怡和置地加起来总市值的2.56倍。 这是非常疯狂的! 现在帝国集团拥有280亿港币的流动资金,也就是花费156亿港币分别对怡和洋行,香江置地进行增购,完全是可行的。 麦里思,韦理,马世民,凯拉,唐诗莲,林秀芝等人都觉得这价钱真的太高了。 逼不得已。 需要花费156亿购买怡和置地,他们还真的舍不得。 这个时候,门口传来敲门声。 林秀芝去开门。 看到正是老板杨铭。 杨铭关上门后,回到座位上坐下,问道:“讨论得如何了?” “老板,经过我们的计算,按照十倍市值来进行增购部分股份。买入怡和洋行需要70亿港币,香江置地需要86亿港币,加起来需要动用156亿港币。” 156亿港币! 这在杨铭的意料之郑 未来的怡和洋行,香江置地,一家都价值万亿港币。 这156亿港币在这个时代是很值钱,在未来相比起万亿港币来,又算得上什么。 杨铭知道,这次如果不拿下,以后没有机会了。 随着华资强势崛起。 即使没有杨铭的出现,以李加城,包裕刚,还有四大家族不停收购那些英资洋行,吓得大部分英资洋行,在八十年代后,要么把总部搬到百慕大,要么直接搬回了伦敦。 像怡和置地在八十年代后拆分,许多子公司都开始上剩 后来,约瑟克家族把总部搬到百慕大,甚至连上市都搬回了伦敦。 是因为约瑟克家族是真的害怕了。 156亿港币来吞掉怡和置地。 在杨铭看来,付出的代价确实很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难道约瑟克家族和钮壁坚愿意轻易让你吞掉怡和置地?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杨铭知道,麦里思等人也知道,他们必须付出让其他投资者无法拒绝的收购价。 “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杨铭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