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蜚声国际的航运四巨子! (第1/2页)
浅水湾半山别墅。 三楼书房。 麦里思,马世民,韦理,韦泵,鲍富达,凯拉,唐诗莲,林秀芝,在杨家别墅一起吃完晚餐。 他们知道老板去燕京考察了大半个月,具体却是不知道老板什么时候回来。 如今,林秀芝提前给他们打电话,通知他们来到浅水湾半山别墅。 现在这些人里面,都是帝国集团里面最重要的一份子。 “老板,这次你前往内地?”马世民好奇问道。 这次杨铭和其他香江三十多位华资代表被邀请回燕京参加国庆典礼,陆陆续续都被报刊报道出来。 杨铭是最特殊的一个,留在燕京大半个月。 他们也仅仅从报刊上得知杨先生给国内送了大笔钱,就是关于每年捐款1亿港币给国内作为助学基金的新闻。 “我这次前往燕京满载而归,在未来,收益会越来越多。” 满载而归? 未来收益越来越多? 怕是跟着杨铭去燕京那么长时间的林秀芝都看不出来。 这次杨铭让他们过来,并不是谈这些事。 这次杨铭叫来的目的。 那就是成立第一航运集团。 “这次喊你们过来,是关于组建帝国集团旗下的第一航运集团。” 第一航运集团? 除了麦里思外,马世民等人都有些惊讶。 在香江,甚至,全球谁不知道包裕刚是世界船王。 五十年代以前,香江的航运几乎完全cao纵在以英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等为首的外商手郑 当时的华商仅仅有数十艘型的货运轮船。 五十年代后。 包裕刚开始创办环球航运,开始以长期租予东洋的航运大船,得以快速发展。 甚至,还服帘时还是汇沣银行会计部主任桑达士,打破了汇沣银行不可借贷给轮船公司的戒条而取得贷款。 得到汇沣银行资金的支持,环球航运发展更快。 进入到六十年代初,桑达士开始担任汇沣银行大班,当时汇沣银行已经确定要扶持一批本地华商的政策,桑达士因为五十年代和包裕刚的合作,选中包裕刚,开始大力扶持包裕刚的环球航运。 六十年代的时候,包裕刚的环球航运发展更加迅速,他的海上王国初见规模。 也是在那个时候,汇沣银行和环球航运通过交叉入股的方式,分别成球环球海运百慕大公司等海运公司,环球航运巴哈马海运公司。 在1973年,包裕刚拥有57艘大船,总吨位达到960万吨,即使是当时的m国船王路纬,希腊船王奥纳西斯船只总吨位和包裕刚的环球航运总吨位相差也是越来越大。 自1957年以来,除了环球航运成为包裕刚集团的总公司外,旗下在全球各地海边城市注册的公司高达两百多家。 其中,最出名的有环球巴哈马航运,环球船务投资,环球会德丰轮船,亚洲航运业,以及隆丰国际。 其中,隆丰国际原来是会德丰洋行旗下一家附属公司,六十年代的时候,被包裕刚取得控制权,并且持有亚洲航运业20%股权。 现在这一家公司拥有16艘大船,166万吨载重量。 历史上,包裕刚就是通过隆丰国际成功收购九龙仓。 环球航运旗下发展最快的正是亚洲航运业,1941年成立,1948年上市,包裕刚一直对它进行重点培养。 六十年代取得控制权后,现在已经拥有38艘大船,从七十年代初39万吨,变成现在496万吨。 1978年,包裕刚的航运王国,已经是处于巅峰期,总吨位超过2000万吨,是世界当之无愧的世界船王。 在香江。 除了包裕刚外。 还有一位挤进世界级的船王正是董浩运。 董浩运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航运业,四十年代的时候,在香江成立中国航运信托公司, 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间,因为国际环境复杂关系,董浩阅航运业受到很大打击,最终还是艰难熬了过来。 六十年代后,开始大力发展,当时已经拥有亚洲最大一艘轮船,超过七万吨。 七十年代后,董浩阅东方海外货柜集团,成功上市,并且开始把旗下其他船队,附属公司都归于东方海外公司。 其中,东方海外实业在1980年的时候,更是花巨资收购y国最大的航运集团富纳西斯轮船公司,总吨位从几十万吨飙升到120万吨,是东方海外集团最大的一家子公司。 除了这一家外,在1980年的时候,旗下所有公司的船只吨位加起来已经达到1100万吨。 其航运业也是遍布全球。 杨铭知道董浩运在香江,甚至全球航运业来也是很重要的。 历史上,董浩运和会德丰洋行大班马凳一样,孤注一掷,投资大量资金壮大自己的航运集团,后来遭遇很大的危机。 其中,历史上,会德丰洋行还是被包裕刚家族给吞掉了。 至于董浩运则是把东方海外交给大儿子后,临死前欠下两百多亿港币的外债。 而且,杨铭知道,董浩运最出名的并不是他这一家航运公司,而是和他的大儿子有关。 杨铭在燕京参加国庆典礼的时候,董浩运也亲自去拜访了杨铭。 杨铭对于董浩阅感觉,可能要比包裕刚要好。 虽然董浩运平常比较低调,一心只是把精力放在航运业上,他在香江航运业里面,属于华资四大航运巨子里面的第二位,也是世界前十大的世界船王。 除了这两家。 接下来是香江第三大华资航运集团。 华光航运! 华光航运创始人是赵从衍,四十年代开始成立华光航运公司,他又考虑到自身能力不足,派出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