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2003_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混乱之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混乱之眼 (第3/3页)

现,他们对防护性装备的追求其实是极低的。”

    “有钱买外骨骼,不如拿同样的钱多买钱。”

    “外骨骼多少钱,AK才多少钱?低技术环境下,普遍的情况是,人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说着说着,陈念的声音突然慢慢低了下来。

    从新闻上的描述,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一样的东西。

    达尔富尔地区,又开打了?

    达尔富尔是非洲大国苏丹西部的一片区域,长期以来,这里部族间的武装冲突不断,致使当地的许多地方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局势极度动荡。

    再加上苏丹的国家边界是19世纪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时人为划定的,这片地区不少部落曾被划到不同的国家,因而该地区的部族与周围邻国普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一次的冲突,几乎都有周边各国博弈的影子。

    综合这些条件,达尔富尔几乎就从来没有安定过。

    从2003年开始,这里的两支主要武装力量就在不断地与当地官方对抗,寻求自治权利。

    过程中自然是各种攻城略地、武装冲突。

    短短3年的时间,这里的动荡至少造成了百万人流离失所,数万人伤亡。

    ——

    但是,2005年开始,由于联合国的介入,这片地区的形势已经达到了相对的稳定。

    虽然没有完全停火,可冲突的规模和烈度都已经缩小到极限了。

    就在今年五月的时候,冲突双方还在阿布贾签订了和平协议。

    虽然陈念知道,当地完全停火至少还要等16年,可同时他也很清楚,在达尔富尔,已经没多少人想打仗了。

    那为什么,他们现在又打到上新闻了?

    而且这一次,冲突的规模还比较大,武器装备的级别似乎也比较高。

    从一闪而过的画面里,陈念甚至看到有武装人员手里拿着M-32榴弹枪。

    开什么玩笑?

    这玩意儿明明是在今年4月才开始在美军中大规模配发的,而且第一批配发的全都是驻伊美军。

    达尔富尔,这个远在非洲腹地的、穷得叮当响的,连AK都买不起几条、部落冲突甚至偶尔还要靠砍刀的地区的武装人员,何德何能可以用上这种武器?

    你要说是从沙特那边流过去的还有可能,毕竟苏丹是沙特传统的雇佣兵来源地,两国之间也确实有武器往来。

    但问题是,哪怕是现在的沙特,也搞不到M-32啊!

    这事儿有点大了。

    陈念的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

    难道,这些老美还打算在非洲再开辟一个战场?

    但从现在的线索来看,对方显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的打算,或许他们搅局的方式,只是单纯的“军火输出”。

    既然这样,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还是为了石油?

    苏丹是非洲传统的产油大国,之前跟南苏丹分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石油的利益上分配不均。

    现在,如果美国真的重新入局达尔富尔的话

    那也不对啊。

    理论上说,越稳定的局势,对美国获取石油就越有利。

    好不容易推动南北苏丹正常化交往了,现在又要通过达尔富尔把局面搅乱吗?

    不应该。

    一个一个的谜团在陈念心中升起,他也没有心情继续吃下去了。

    草草扒了两口饭,他便告别了乔麦和王建成二人,起身向学校外面走去。

    乔麦的目光有些疑惑,她本来还想趁着这个陈念“看上去不怎么忙”的机会跟他多说几句话来着。

    没想到莫名其妙的,他就又这么走了

    然而,此时的陈念却根本顾不上去猜她的心思。

    他敏锐地察觉到,MK-32出现在达尔富尔,绝对不会是一次偶然事件。

    它也不会是普通的军火买卖。

    甚至,它都不能看做是“美国想要挑动苏丹局势”。

    这背后的阴谋,应该比自己现在能想到的还要大得多。

    必须马上去跟陈果确认。

    如果上级对这件事情没有反应,那自己就必须好好提醒提醒他们。

    要不然,等美国在那边布局完成的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