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型直升机 (第3/3页)
超过你们的想象。”
“更重要的是,华夏已经开始计划研发和生产他们自己的重型直升机,并且意图与我们合作。” “如果能获得这次的合作机会,我们的直升机工业,将有机会再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 “等等,马罗科夫,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负责人诧异地打断了马罗科夫,随后继续说道: “‘我们的直升机工业’?以华夏人的技术水平,怎么可能推动我们的直升机工业发展?他们跟我们合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我们对他们的单方面援助吧?” “马罗科夫,我知道你现在是双方合作的关键人物,但你也不能像是一个商业掮客一样,总是站在他们那边说话吧?” 听到负责人的话,马罗科夫无奈地笑了笑。 自从H-20项目、PAKFA项目取得重大成功之后,他就成为了官方钦定的“合作大使”,只要是与华夏有关的项目,都会有他的身影。 在这种情况下,留下“掮客”的印象倒也不奇怪。 不过,马罗科夫问心无愧。 他自认为在这些项目中,自己从来就没有谋取过私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于是,他坦然地回答道: “我确实是站在他们那边说话,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确占据着优势。” “没错,他们在直升机‘成果’的领域确实还相对落后,但我要提醒你,三年之前,他们在四代机的‘成果’上也很落后。” “发展到现在,站稳四代机顶尖地位,开始挑战老去的技术霸主,他们花了多少时间?” “直升机领域同样如此——他们既然启动了项目,很显然,就一定是有把握的。” 听到马罗科夫的话,负责人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并不是蠢货,也并不迂腐,所以对马罗科夫所说的事实,他其实也有过了解和思考。 —— 只不过,要让他在短时间内放下自尊心,去接受“上下颠倒”的事实,确实没那么容易而已。 沉默了良久,他终于开口说道: “这次的合作,我不反对。” “但是,我始终认为,项目的时间太紧,要求太严格了。” “万一不能按时交付,我们怎么办?” “没有万一,哪怕抛弃其他项目,我们也必须完成交付。” 马罗科夫郑重说道。 “.那就试试。” 负责人微微点头,但随即又问道: “所以他们到底为什么要的那么急?有什么关键性的战略需求吗?近期他们的压力主要在非洲,哪怕要发展直升机,也应该是从武装直升机开始吧?” 马罗科夫摊了摊手,回答道: “你还真把我当成华夏人了吗?” “这样的信息,我怎么可能知道?” “我手里的情报不比你们多多少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这一次的采购,似乎确实是具有‘专门用途’的。” “因为在沟通中,他们已经提出了不少定制化的需求。” “但到底用在哪里没有人知道。” 听到马罗科夫的话,负责人不由得有些疑惑。 专门用途?定制化需求? 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应用场景其实并不广泛,在军事上,最常见的用途无非就是“装甲投送”这一项而已。 难道,他们在边境上,会有大动作? 但似乎也不对,他们那几条有冲突风险的边境线,普遍都用不上重型直升机. 算了。 这毕竟不是己方这个“合作伙伴”需要cao心的事情。 想到这里,负责人开口说道: “不管他们将用于什么用途,总之,这次的合作,我们接下了。” “告诉他们,只要资金到位,我们可以按时交付装备。” “同时,合作的事情,我们也希望进一步详谈.” 不久之后,华夏与俄方签署了近几年来最大的一笔装备采购协议,而协议的标的,则是整整10架米-26直升机。 第一批3架直升机将会在9个月内交付,而这三架直升机,也将解决华夏缺少重型空中运输力量的燃眉之急。 再加上俄方可以随时抽调的两架米-26,在未来,哪怕灾难真的发生,6架米-26,也可以让救援工作,变得顺利得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