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试射 (第3/3页)
ent2'> “射程呢?最远能达到多少?” “目前炮口初速是7.5马赫左右,射程大概能有400到500公里。” “不过,要达到极限射程,后续还要调整弹体设计。” “至于威力方面嘛一会儿我们去看就行了。” “散布呢?” 陈念再次开口。 “最大射程散布大约在200米左右,精度已经很夸张了——如果后续使用针形弹头,精度可以进一步提升。” “另外,关于精度这块,我们已经跟14所那边合作,完成了这门炮的火控雷达设计,只不过现在没有加装底座,暂时用不上火控雷达。” “确实很强。” 陈念感叹地说道。 实际上,现代火炮的精度虽然已经大幅度提升,但要想达到100以内的精度,还是难上加难的。 哪怕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因为空气温度、适度带来的火药爆速0.1%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最终落点散布放大两百米以上。 更不用说炮膛温度升高后气压变化导致的起始扰动因素变化了。 而这台刚出生的电磁炮,居然能做到最大射程下200米的散布——这不能简单的说是“强大”,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那么现在看来,只要炮弹的威力足够大,那电磁炮取代传统火炮,就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去看看靶子吧。” 陈念开口说道。 “行,咱们坐车走!” 王伟斌立刻安排工作人员给电磁炮断电闭锁,做好了安全检查,随后,两人一起来到一公里之外的标靶处。 说是标靶,但其实,刚才这门炮打的是一串“钢墙”。 二十多块厚度达到10cm以上的钢板排成一排,而那六发炮弹则全都顺滑无比地穿透了前8块钢板,一直到第9块,弹孔才开始出现了不规则形状。 这意味着钨合金弹头已经开始变形,动能也开始下降。 但是,动能下降并不意味着动能不足。 所有弹头仍然坚强地穿透了5块钢板,直到第14块钢板,才终于被阻挡下来。 “太惊人了.” 陈念不由自主地感叹道。 “很惊人吧?哪怕是专用的贫铀穿甲弹,穿深最多也只能达到800毫米左右,这门炮用的钨合金弹头,穿深就已经达到了900毫米。” “如果是在陆地上,一发炮弹足够把三辆M1A2打个对穿。” “如果是海上,对军舰那种皮薄馅大的目标,穿四五艘都没问题。” “.穿透性太好也不是好事,这一块要做一些优化。” 陈念摇摇头,继续说道: “而且我不是说威力惊人,我是说这门炮的稳定性惊人。” “六发炮弹,发射先后不同,但破坏性能几乎没有差异。” “光是这一点,就比传统火炮要强得多了。” “毕竟是用电的嘛,所有参数都是可控的。” “正常来说,每一发炮弹的初速差异都在十万分之一以内。” 王伟斌伸手试探性去摸嵌在钢板上已经彻底变形的弹头,但还没等手靠近,便立刻又缩了回来。 “还很烫,可别摸。” 陈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本来就没打算去摸。 两人绕着标靶看了两圈,陈念终于算是对这门炮的性能有了基本的了解。 看来,设计标准不仅是达到了,而且还是超额完成。 之前陈果在电话里说的“可以准备上舰”,没有开玩笑。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上舰?” 陈念开口问道。 “这要看055项目组那边的计划,不过,我听说啊,可能这两个月之内就要上舰了。” “另外还有,在上055之前,我们会用一艘052作为试验舰,改造已经完成了,这个月内就会进行海试。” “这个月内?这么快?!” 王伟斌点点头,回答道: “是的,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把这艘舰作为一个平台而已,不追求作战性能的。” “但确实能发射,对吧?” “那当然。” 听到这个回答,陈念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海上,能发射。 那既然打都打了,不如 打点有用的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