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弥补差距 (第1/3页)
星火2003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七章弥补差距演练的结果很快被传递到了陈念的手上,而随着结果送来的,还有一份差距分析报告。 办公室里,陈果坐在陈念对面,一边看着报告,一边跟陈念讨论着相关的内容。 “.所以说这一次演练确实暴露出不少问题来,抛开我们有效作战单元数量不足这个大问题不看,几个关键战术决策点上,也存在不小的问题。” “第一个,缺少高空高速侦察机,目前彩虹-9作为一款察打一体机,在隐身、高空高速性能上还是有差距,没办法有效完成高强度对抗下的侦查任务。” “欺负欺负小国、甚至在针对岛国、南韩的行动中,它都够用了。” “可是在有美方介入的战场环境下,它的效果很有限。” “你看兵推结果,实际上,彩虹-9在整个过程中唯一发挥的作用,就是电子压制作战,这部分的工作,其实让J-10挂上电子战吊舱也一样能做的。” “所以,我们应该尽快把这一块的装备差距补上去。” 听到陈果的话,陈念微微点头,没有立刻回答。 事实上,有关高空高速侦察机这个问题,他早就已经注意到了。 目前华夏所使用的侦察机,除了彩虹-9以外,主要还是老到不能再老的Y-8Z。 虽然说在航空工业大踏步发展之后,这架飞机也做了一定的改进,但它平台潜力就那么大,无论怎么改,也没法突破机体平台的上限。 真要在“侦察机”这块有所突破,还得等到无侦-8、无侦-9的那个时代。 按照上一世的发展情况,这两款无人侦察机得到2018年左右才会首飞,哪怕考虑到目前技术水平的差异,最快估计也就能提到2015年左右。 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 本来陈念并不打算插手介入这项技术的发展进程,因为在此之前,在南岛战略没有达到如此紧迫的程度的时候,一款高空高速侦察机所带来的收益,其实是少之又少的。 一句话,就是没必要。 但现在,情况变了,高空高速侦察机不仅变成了“必要”,并且可以说,还是燃眉之急。 靠成飞的彩虹-9团队慢慢继续去摸索是来不及了,陈念还得亲自出手,直接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以便在可能的冲突爆发前,这款无人侦察机能够首飞入列。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 “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想到过了,我来解决吧。” “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升限5万米,速度6马赫,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怎么样?” “6马赫?” 陈果大惊失色。 这个数据对他来说,确实有点太过夸张了。 要知道,黑鸟的最大飞行速度,才仅仅3.2马赫而已,而它的最大升限,也只有不到2.5万米。 陈念提出的性能数据,直接达到了黑鸟的两倍. “这个数据会不会有点太夸张了能做得到吗?” “难度不大。” 这话倒不是陈念夸张,实际上,要做到高空高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机体结构、不在于材料强度,而在于“人”的因素。 设计一款有人战机,你不得不去考虑人对高速机动的耐受性,在达到3马赫以上后,一系列在低速状态下稀松平常的cao作,都变得极为危险和困难。 所以,整个机体不得不做出大量妥协。 但对无人侦察机来说,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直接将其设置为“火箭”的形态,也不是不可能。 最简单的一点,无侦机不需要座舱。 光是这一个优势,就能给机体设计带来充足的余量,提供更多可以尝试的设计方案了。 陈果也很快想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他点点头,继续问道: “大概什么时候能拿出文档?” “一周之内吧。” 陈念回答道。 “.够快的。” “行吧,那这个问题就算是解决了,我向上报告。” “不过,我们还有其他两个问题。” “战略投送能力不足,尤其是海上投送能力不足,这一点,可能比侦察机的问题,要更难解决。” “这个我没办法,上民船吧。” 陈念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毕竟,一架99A主战坦克的重量就达到了55吨,你想通过空中路线投送,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