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2003_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一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一枪 (第2/3页)

物,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垂直起降载具的最大载重。

    而按照它的设计标准,6台D126发动机将为其提供超过200吨的升力,除去自重以外,光是有效载荷,就能达到惊人的60吨。

    要知道,米-26的载荷,也只有21吨左右。

    可以说,这种设计无论是在先进性、还是极端性上都达到了超高的水准,如果真的能够建造出来,说不定又会成为俄式暴力美学的一个典型代表。

    但很遗憾,这个设计在技术上存在诸多缺陷,3旋翼所产生的复杂涡流给飞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再加上俄国在材料上本身就处于劣势地位,在没有高强度轻质材料的前提下,三角形设计所不可避免的内部应力将会在其起飞的一瞬间将整个机体撕碎。

    所以,直到冷战结束,这架飞机也没有被造出来-——不得不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重大遗憾。

    而现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样的遗憾居然在华夏这里弥补上了。

    只不过,南天门项目组的最终目标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三角直升机,而是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动力测试平台罢了.

    回忆起了有关那架“传说中的飞机”的所有细节,雷刚突然来了兴趣。

    “所以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把这项技术应用到直升机设计上?”

    “现在我们各项技术都成熟了,从材料到飞控,没有任何困难点,搞完了南天门,再搞一批小型的垂直起降载具,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我看三角形设计就很好!有足够的运载空间,灵活性也能保证,另外”

    “但我们为什么要搞?”

    林永明打断了雷刚,一句话直接把他问懵了。

    “为什么要搞?当然是用啊!”

    “以后聚变项目、超导项目的进展会越来越快,我们国家本身地形就复杂多变,直升机这玩意儿只能说是越来越好.”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为什么要用三角形机体设计?”

    “一台祥云发动机,最高推力就已经到了220吨了,如果在冲压状态下,350吨都可以随便上。”

    “然后你现在告诉我,要用这玩意儿来搞什么三角机体?”

    “哪有那么重的东西要运啊,单发垂直起降运载机就足够用了.”

    雷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确实是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一点。

    “好像也是.算了,先看测试吧。大概还要多久?”

    林永明看了眼手表,回答道:

    “两个小时吧,4点左右开始。”

    “那还早,我们.”

    雷刚的话还没说完,一旁林永明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接起电话,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便挂断电话对雷刚说道:

    “哪也不去了,就在这等着吧。”

    “陈念的飞机刚刚在机场落地,一会儿就过来了。”

    “待会儿带他好好看看发动机,万一他有什么改进建议,那下一个版本,我们就可以用得上了.”

    “明白!”

    雷刚瞬间来了精神,早就已经熟悉的各项参数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

    然而,等陈念真正赶到指挥大厅的时候,他却又完全忘记了这一茬,只顾着去跟陈念聊家常、聊身体了.

    跟其他人那些纯粹的“技术交往”不同,无论是林永明还是雷刚,又或者是陈果,都是看着陈念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所以对他们来说,陈念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被物化的、先进技术的代表、星火的核心,还是一个真真切切,有血有rou的晚辈。

    见面就立马聊工作,他们就算计划里是这么做的,行动上却又做不出来了

    “.这段时间在海蓝也算是好好休息了,伱还年轻,得注意身体。”

    “别像我们老了,再回过头来想锻炼就晚了。”

    “我知道的,这短时间也没落下。”

    陈念笑着回答,随后转而问道:

    “唐砖一号的情况怎么样?起飞参数设置好了吗?”

    “基本没问题,发动机预热已经完成了,稍等半小时,自检完成之后,就可以起飞了。”

    “这次起飞载重大概是420吨,属于轻载重起飞。”

    “第一次起飞成功之后,我们会上到600吨的极限载重,到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