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四十七章:英雄 (第1/2页)
武陵郡是一个美好的地方。 在传说之中,曾有一位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走入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简直与传说中的仙境没两样——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百姓们安居乐业,自给自足,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一群人。渔夫在那儿待了数日,十分艳羡,离去时仍恋恋不舍,后来他又想第二次来这里体会这种美好,却再也找不到那个美丽的仙境了。 从那天以后,理想乡有了一个统一的称谓——桃花源。 桃花源的故事,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种虚构等我幻想,毕竟那些黄发垂髫生活的区域,在传说中并不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处,外界又岂能找不到? 但其实这便是神话与传说的迷人之处。当无数人听到了这个故事后,故事想告诉人们的道理根深蒂固在了人们的心中,并永远的流传了下去,到了这一步,故事的真相已变得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从桃花源的故事里,大家明白了两个道理。 第一,理想乡是存在的,只要抛除杂念,一心求索,就一定能找得到,所以,人应该有理想。 第二,桃花源所在的武陵郡,一定很美。 武陵郡之美好,不仅仅体现在白日,甚至还体现在夜晚。 在江鱼二人刚刚出城时,武陵郡的更夫报了子时,此时正是深夜,此处又是荒郊野外,无论如何,都应该阴森恐怖才是。 可这里并不是,相反,江鱼二人此时身 处的这片高坡,充满了祥和与美好。 湘州的地形,自来便是丘陵与平原并存的,此处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自城门那条平坦的官道一路行出来,沿着青石板走上三五里,便能看见这个小小的山丘,山丘上生满小树,可此时已是深秋,大多树木都已凋零,小树虽不如何郁郁葱葱,可枯枝瘦干,却又别有一番萧瑟和风骨。 江鱼二人沿着山坡走到了坡顶,一路上铺满了落叶,此时是深夜,漫天星光洒下,白日里火红的落叶,在此时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白灰色,加之脚踩在上面软软绵绵的,倒像是扑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倒了坡顶,江笑书还自讶异小鱼为何这么急匆匆的啦自己来这儿,却见小鱼放下酒坛后,便褪去外衣: “这里很好,开始吧。” 江笑书几乎吓得魂飞天外,他连忙伸出手: “诶诶诶,别!小鱼姑娘,我不知道你想怎么样,可我非常惹人垂涎,这我是知道的!” 小鱼皱眉: “什么?” 江笑书赶紧伸手遮住自己的眼睛,随后张开一条缝: “我这个人自制力差得吓人,这我更加知道,所以,所以我劝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一下也别动……” 听到这儿,小鱼噗嗤一笑: “笑书公子,我记得你说过,你是正人君子哦。” 江笑书连连讨饶: “不,我不是,我是个大混蛋,彻头彻尾的大混蛋,除了好事什么事都敢做。要是我干 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是么?”小鱼想了想,随后坐下来: “那喝两口酒,算好事还是坏事?” “什么?” “是啊,我想找个地方和笑书公子喝酒,这算伤天害理?还是丧尽天良?”小鱼原本故意板着脸,可说到这儿,又忍不住笑出声: “和大混蛋喝酒,我会不会也变成大混蛋呢?” “呃……”江笑书放下手,坐到了小鱼身边,表情十分尴尬: “那你脱衣服又是什么道理?” 小鱼理所当然道: “当然是为了凉快,这可是鼓瑟吹笙楼最烈的酒,一口下去,就能从嘴里一直烧到肚子,不先脱衣服,到时候热也热死啦。” 江笑书闻言,砰砰直跳的心终于逐渐平复下去,默默启开酒坛,他立刻一声惊呼: “这是他娘的什么酒?” “武陵桃花酿,放了有四十多年,倒比我们二人加起来还大些。”小鱼说罢,摇了摇坛子,只听得咣当咣当不断,就这么粗略一听,这酒竟只剩下了半坛不到,由此可见,四十多年云云,多半并非虚言。 那馥郁的桃花香,直如长了眼睛似的往江笑书鼻子里钻,他立刻用手掩住坛口,就连香气都不舍得放走,他不由得舌底生津,咂咂嘴道: “啧啧啧,这样的酒,我这辈子也就喝过三五次,每一次喝,都是一群人分一坛,虽然扯淡倒是扯了个够,可总嫌喝的不痛快。想不到今天竟能有此 口福一人独享一坛,小鱼啊小鱼,你真乃我知己也……” 小鱼微微一笑,反问道: “笑书公子的知己,难道不是刚刚那位周大人?我哪里敢和他相提并论。” 江笑书摆摆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