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新的进度条 (第2/2页)
进度条涨慢。 会给一整套的采矿设备。 所以他得事先勘察一下。 当然。 煤可不能卖给外人。 用来解决北方百姓冬季的取暖问题还是可以的。 恰好徐达于此戍守。 朱樉便来见徐达。 “老丈人,借我点兵呗,我想挖点煤。” “挖什么?” “煤啊!” “什么是煤?” 朱樉叹了口气。 差点忘了。 煤这一称呼是李时珍首先用的。 “好像叫石墨或者石炭,您听说过没?” “这倒听说过,当地人好像真有挖石炭的,但那玩意那么重,怎么运啊?” 朱樉点头。 煤的热量确实高。 但运输是个大问题。 可话说回来。 一旦能大规模生产煤。 蒸汽机的动力就解决了。 到时候说不定能搞个工业变革。
确实。 大明的内外环境不适合废除农业税。 但要是搞出工业变革。 一切就都好说了! “您就别问了,借我点兵。” “你真当我能随便调兵呢,一般......” 朱樉知道徐达不想行这个方便。 “陛下有旨,赐本王便宜行事之权!” “别骗我了,那权力是让你用来找观音奴的!” 朱樉双手捧出圣旨。 “我亲爱的岳父大人,你要不要再读一遍?” 徐达脸色铁青。 “只能给你五百。” “五百哪里够啊,最少三千。” “你......” 朱樉把圣旨高高举起。 “魏国公,信国公,徐达大将军,岳父大人,你想抗旨不成?” 徐达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这是我的令牌,多调哪怕一名士兵,我都会如实禀报陛下。” 朱樉不以为意。 “随便你,反正我的便宜行事之权又不是只有一次。” 来到兵营。 朱樉挑了三千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随后全都撒了出去。 目的很简单。 看看周围百姓谁能挖出煤来。 过了没几天。 有人回来禀报。 还真就在附近找到了能挖煤的地方。 “快,带我去看看。” 朱樉跟着赶了过去,点了把火将煤烧着。 这煤还挺耐烧,一下午才失去活力。 “通知所有人,赶紧过来挖,少说也得给我挖个二三十石。” “二三十?殿下,您确定?” 士兵明显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一石大概一百五六十斤。 二十石就得三千来斤。 谁能相信这种地方挖得出这么多煤来? “少说废话,挖不出来老子把你们都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