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琐事 (第1/2页)
第279章琐事 李言认为李母的做法没什么不对的,毕竟事分缓急轻重,自然是正事要紧。 于是李言便对着李父劝慰道: “爸,老妈的确实有道理,您钓鱼的机会、以后多的是,也不用急在这一两的,我看您还是听她的,今就算了吧。” 李言也能理解李母的想法,毕竟这些年过来的时候,李言一家的生活过得也不是很如意。 所以自然没能怎么帮衬过家里的亲戚,更不要给大家买过什么东西了。 也是近段,因为两位老饶身体不是不好,所以李言一家才把俩位老人接上来的。 不管怎么,哪怕李言一家的生活过得再怎么不容易,但是那也是在城里,勉勉强强能混个温饱。 无论怎么,都要比在乡下每面朝黄土、背向太阳,还吃不饱、穿不暖要好上太多了吧。 所以长期以来,李父和李母心里不内疚才怪。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自从李言工作之后,家里的情况富足多了,再加上李言一家决定回乡下过年,所以于情于理都应该多买一些东西带回去,也当作补偿。 做人不能忘本,更何况还是最亲近的人。 所以李母的这番行为,李言是非常的支持的。 不然以李言一家现在的情况,都没有为自己的亲人考虑,那于畜生有何区别。 再俗话得也好,富贵不还乡、等于锦衣夜校 现在李言涨本事了,也该回去给家族涨涨脸面了。 李言这个家族,除了两位老人,就是李父五兄弟姐妹,在往下、李言下面还有两个堂妹,和几个表弟表妹。 爷爷刚刚就了,李母打算今就去把物质给准备好。 而听到李言是站在李母那边的话,爷爷颔首点头,显得非常的满意。 在爷爷的心里,觉得李言考虑的非常的对,怎么李父他们几兄弟姐妹都是血浓于水的关系,都是一家人,现在李言一家富足了,去拉一把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无可厚非。 毕竟一笔写不出一个李字,大家之间的亲情是割不断,血脉总相连的宗族亲情。 不过虽然爷爷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也没有出声插话。 毕竟李父几兄弟已经分家了,李母能想到买东西回去给李言的叔叔姑姑他们,那是因为李母明事理。 也懂得做人,更会帮李父着想。 所以爷爷觉得如果他出声了,那味道就变了,无疑会有一种教李言一家做事的姿态。 甚至不理解的,还认为爷爷是在偏心。 这样一来,让李言一家不舒服就不好了。 虽然爷爷也知道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李言一家都不是这种人。 但是爷爷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些事情他看得非常的透彻。 儿孙自有儿孙福,爷爷觉得,这些就看各人考虑了,他还是保持沉默比较好。 不然到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吵起来。 那他反而里外不是人。 爷爷心里清楚的很,只要他开口,李母包括李言一家都会听他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所以,活得久,见识也长啊。 看到李父还有些不情不愿的,闷闷不乐的。 于是李言就打趣道: “爸,要不你让爷爷去和老妈,只要爷爷开口,老妈肯定会让你去钓鱼的。” 李父一听这话,就知道李言再不怀好意。 李父又不傻,让自己老头出面,当然没问题,李母也会乖乖听话。 但是过后呢? 难道以后不过了? 要是真的这么做了,虽然今可以自由,但是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这些李父心里门清着呢。 所以李父对着李言翻了一个白眼,然后没好气的回答道: “去你的,王鞍,竟然敢给伱老子挖坑。” 完之后,李父摇了摇头,瘫坐在椅子上,仿佛认命了一般。 看来李父也是十分的清楚,今他无论如何都是逃不过李母的手掌心了。 见状李言还是对着李父一顿劝慰,主要是李言担心李父这副臭脸给李母看到了,到时候李母发起火来,连自己都要遭殃。 于是李言对着李父道: “爸,你行了,再过几就过年了,你们今不去买东西,过几你们有时间去买?” “再了,不提前去买,到时候供销社那边还有没有东西卖给我们还两。” 李言完之后,发现李父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李言继续添油加醋的道: “其实对于我们来,反正关系都不大,最重要的还是你。” 听到李言的话,李父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于是李父疑惑的对着李言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