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融合从四合院开始_第41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0章: (第2/3页)

 这还是不久之前,老爷子说了,李言才知道的。

    所以说,老爷子那一辈的情况,李言知之甚少。

    李言估计,也就李父他们那些父辈会知道一些详细的情况。

    但是到了李言这代孙子辈的人,知道的确实不多。

    李言是家里的长孙,连李言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那比李言小的弟弟meimei们,自然也不会知道。

    接着就是李父这一辈的人。

    李父这一辈,兄弟姐妹一共有五个人。

    老大就是李父,原名李天清。

    李言自家的情况,自然不用过多的去解释。

    老二就是李言的二叔,原名李大万。

    排行第三和第四的,则是李言的两个姑姑,李美花和李美玉。

    老幺则是李言的小叔,名字叫李大丰。

    从父辈几个人名字上面就能看出,其实老爷子并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

    而恰恰相反的,老爷子倒是挺疼爱两个女儿的。

    甚至疼爱的程度,还要多过于几个儿子。

    要知道李言两个姑姑的名字,还是老爷子特地找人取的。

    只不过可惜的是,那个时候老爷子的条件也就一般。

    完全可以说是吃不饱、穿不暖。

    因此,那怕老爷子再怎么疼爱李言的两个姑姑,但是老爷子能给的照顾也不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巧妇还难无米下锅。

    那时候的条件也就那样,那怕老爷子有其他的想法,那也有心无力。

    所以说,老爷子能把李父他们兄妹几个养大成人,不至于让他们饿死,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因此,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李父他们都挑不出一个不是出来。

    毕竟在李父他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李父他们这些父辈之间小时候的关系如何,李言倒不是很清楚。

    但是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平常的时候,李父的嘴里就没少念叨李言的叔叔和姑姑们。

    因此就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特别好的。

    毕竟人心都是互相的。

    如果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不好,那李父也不至于会念念不忘。

    兄弟姐妹五人,算起来、还是李父和李言的大姑的日子过得比较好。

    因为两个家庭都在城里生活,家里都有工作,吃得是供应粮,赚的是工资。

    加上平时工作中的各种补贴。

    所以日子过得远要比乡下的几人要好。

    李言一家的情况自然不用多说。

    李言没穿越过来的时候。

    李父也是有了工作的,而且一家老小也是在城里生活。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很好,但是也能过得去,勉强也能够吃饱。

    后面李言穿越过来之后,那日子就更不用说了。

    好不夸张的说,李言稳定下来之后,整个四九城里面,过得比李言一家滋润的也没有几个。

    再说说李言的大姑。

    大姑嫁到城里之后,就在家相夫教子。

    那日子,过得比之前李言一家还要好。

    因为大姑一家就两个小孩,花销也没有那么大。

    再加上姑父虽然也只是一个老师,但是姑父的级别比李父还要高。

    因此,姑父赚的工资,工作中的各种补贴也要多上不少。

    所以大姑一家的日子,也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大姑家里的两个小孩,刚好是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字,所以家庭生活也算幸福美满。

    唯一可惜的是,大姑家的表弟表妹年纪尚小,所以大姑要cao的心也少不了。

    加上姑丈那边的家庭也要照顾,所以总的来说,也是事事都要cao劳。

    剩下的人,李言的两个叔叔和小姑,则是在乡下生活。

    小姑嫁的就是隔壁村的人。

    虽然生活在乡下,但是小姑丈是一个踏实肯干,愿意吃苦耐劳,有把子力气的人。

    因此,小姑一家的日子勉勉强强还算过得去吧!

    当然,算起来小姑一家的日子肯定是没有大姑一家的日子过得好。

    日子苦是肯定的。

    毕竟乡下的日子,怎么能比得上城里的日子。

    更何况大姑丈还有着城里的工作,所以这根本就不能比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