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报复 (第2/2页)
。当走到韶云座子跟前时,老师突然站住了,韶云一愣,见老师正看着韶云座位旁边的塑料布,韶云回头一看,天啊!正对着座位的窗户的塑料布也破了一个小洞! 老师不善的眼光盯着韶云,目不转睛。 “怎么回事?老实说!”老师的眼中掠过自信的光芒。 这下韶云真的懵圈了,因为这个小洞确实不是韶云抠的,但是,韶云一时却语塞起来,不知该怎样回答。不争气的脸,竟在这时憋得通红。 “下午我去你家!”老师发怒了。 突然,韶云想起一贫如洗的家,和体弱多病的爸爸mama。 “这不是我抠的!”韶云轻声反驳道。然而,老师不再理会韶云,任凭韶云委屈的流泪。------- 中午休课时,韶云没敢回家。 韶云不知道该怎样向mama说这件事,韶云的家就在村东头,老师下课后就去了,半天没有回来。估计是到家去了,韶云趴在桌上把头深深地埋在胳膊里,不敢抬起。因为一抬头,就会看到那带给他伤害的塑料布上的小洞! 同学们高兴地在教室里,叽叽嘎嘎地玩着,越发显出韶云的孤独。韶云不知道懦弱的mama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打击,徒有四壁的家,会因韶云闯下的祸更加冷清的,韶云不敢再往下想。 下午第二节课上课时,有敲门声。老师打开门一看,竟是韶云的mama!mama来了,夹着一卷塑料布给老师送来。老师把mama让进屋里,mama没有看韶云,只是说,是自己的孩子不争气让老师费心了。
老师笑容可掬的接过了那卷塑料布。 韶云是知道家里拮据的,也知道自己家还没钉塑料布呢,还知道mama因病已经两天没吃饭了-------突然,不知那里来的一股力量,韶云几乎是跑到老师前面,跪在老师面前,用手指着天空的方向:老师,我发誓,那个洞真不是我抠的,如果我撒谎,天打五雷轰!” 委屈的望着mama,韶云泪如雨下。 原以为mama会为自己辩解几句,不承想,mama“啪’地一声给了韶云一个嘴巴。 “犯了错误还敢嘴硬?” 说着,又给了韶云一巴掌。mama似乎并不在乎儿子的脸,霎时已经通红,也不在乎儿子已经痛哭流涕,只是忿忿地看着韶云,和老师寒暄几句,就告辞了。 “mama竟打我!”幼小的韶云,在那个冬天里,感到彻骨般的寒冷。 放学回到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凛凛的寒风中,mama站在门口等着韶云,见到韶云回来,一把搂住,叫着“儿子!”mama是不习惯用“儿子”来称呼的,但今天却例外了。 那天晚上,mama破例给韶云煮了一个鸡蛋,但韶云没有胃口,不肯吃。昏暗的灯光下,韶云和mama面对面坐着,谁也不说话。 许久,mama看着韶云,说:“儿子,你在怪mama是不是?mama打疼了你是不是?要知道这就是受委屈的滋味,委屈的滋味不在身体的疼痛,更在于心的疼痛!一个人一时的委屈不算什么,就怕一辈子都在委屈中活着。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挺直脊梁,堂堂正正做人。活就活出个样来,让别人看看!” 霎时,在那样的时刻,幼小的韶云理解了mama的良苦用心。灯光下,mama的脸因激动而有些发红,浓密的头发里已经能看出几丝苍老,但生活的磨难却不曾让她趴下,挺直脊梁,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做人的一种尊严,头有时可以低下,但是脊梁却永不能弯! 从那以后韶云更加发奋读书,争气,想努力做个有用的人。许多年后也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而大浪子却在20岁那年因厂务内斗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其实韶云早已不记得对他的怨恨了。听说是邻村的董姓青年,刚从少林寺习武回乡为了点恩怨,和他发生争斗,为此他把青春放进了牢房里。-------- 悲伤是人生的一种权利,它来之不易,也值得永远珍惜。再看这句话时,韶云已是凄然泪下。 童年留给韶云的也只是受委屈后欲哭无泪的那份孤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