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人间无骨 (第5/7页)
宗易成为天下第一茶匠已是不争的事实。”藤孝摇着折扇说道,“就连我儿忠兴,也与蒲生、重友一起诚心拜入门下,虽说他门下弟子无数,有武家士族、也有平民百姓,其中最为著名的七个大弟子,被世人称为‘七哲’。也就是千家所列举而出的氏乡、芝山、牧村兵部、古田织部、高山飞弹守右近、我儿三斋也就是忠兴、以及那位扫部大人。当然也还不只这些,听说他也曾指点过村重、长近他们,此外还包括长益公子亦即刚刚跑出去的有乐,也正在缠着他授艺。” 秀吉挤过来说道:“尤其是聪明伶俐的氏乡,深得主公喜爱,亲自为他元服,取名赋秀,后来还把女儿冬姬嫁给了他。赋秀从此成为主公的爱将,自伊势初阵开始,几乎参加了主公‘天下布武’的每一场战役,被称为‘信长的爱弟子’。” 藤孝摇着折扇转觑道:“他这时候还不叫‘氏乡’叫‘赋秀’吧?怎么你们个个都称他为‘氏乡’?”秀吉啧一声说道:“名字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一直想要的那个,叫着叫着最后会成为你的正式名号。比如我本来也不叫秀吉,后来由于我坚持,叫着叫着就叫秀吉了。又比如有乐,长益公子他一直就想叫有乐,最终大家都这么叫了。你看重友,他坚持自称右近,越来越多人也跟着称他为‘右近’了。就算是千宗易,也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个‘利休’给他,而是自己一直就想要这个名称,等有机会改为正式名号就改名啦。你们不要太纠结这个,名字不是突然就有的。‘氏乡’这个名字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我一直就叫他‘氏乡’,后来主公也跟着这么叫。只有氏乡仍称他自己为‘赋秀’。至于你,藤孝你不早就爱自称‘幽斋’了吗?也没等以后出家再这么叫呀。将来人家问你取什么法号,到时候你说你想叫幽斋就得了。” “蒲生乃七哲中的笔头,就是首徒。”藤孝摇着折扇称赞道,“这位多才多艺的武将,竟然还会做冰棍,多么了不起啊!我儿忠兴能与他一起学艺,实属我家荣幸!” 后来秀吉成为天下霸主之时,将赋秀的名字正式改为“氏乡”,并任命他为奥羽方面攻略的主帅。他的对手,就是数年间制霸奥州的青年名将“独眼龙”政宗。 大概自己也畏惧氏乡的才略,秀吉将氏乡封到远离京都的会津,领地达九十二万石,从当年六万石的小城主,到九十二万石的大诸侯,这就是氏乡的人生道路。有人说,如果他能够活到秀吉死后,大概也会是家康夺取天下所头疼的人物,甚至有“家康天下”会被“蒲生天下”所取代的说法。然而遗憾的是,年仅四十岁的蒲生急病而死。由于死的突然,很快就传出了“毒杀”之传闻。而下毒者为谁,迄今为止被怀疑的人物有秀吉、三成、兼续、家康、“独眼龙”政宗、片桐、我。光是听听这些嫌疑人的名号,就知道蒲生曾经是个多么了不得的人物。 圣谕赐号利休的千宗易出身于卖咸鱼的商贩之家,曾师从北向道陈学茶,十八岁拜绍鸥为师。绍鸥是珠光的再传弟子,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茶匠。绍鸥去世后,利休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茶艺哲人。 珠光之道从内容到形式仍然有汉唐茶风的明显印记,包括禅宗思想,茶具也以中原的古物亦即“唐物”为主。绍鸥则通过把连歌道这一本地艺术引入茶道,他本是一位有名的连歌师,由而开创出了茶艺的另一种风范。此间人们津津乐道的茶艺,便是由珠光开创,并由绍鸥加以完善的。 人们常说,技能臻于极致就是“道”。达于“道”者,一举一动无不是技艺之巅,利休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越到晚年越趋于古拙稚朴。 利休忙着摆脱他出身咸鱼商人的境界之际,我家的奇怪老爷爷带我来到了清水寺。与绍鸥的歌韵入茶之道有别,清水寺这里另有一位不显山露水的高人,秉承珠光之道,教我专心于领悟汉唐茶风。不过由于久秀大人经常跑来掺合,一有空就悄悄来搅局,最终也指点了我学会不少绍鸥之道。 久秀是很厉害的,三好家的长庆及嫡子义兴、弟弟安宅、十河一存之死都与其有嫌疑。尤其是长庆死后,久秀与三好三人众掌握家中实权。谋害将军义辉后,久秀便与三好家交恶,干戈互见。 然而信长崛起之后,三好家的势力有如冰雪一般消融。 长庆之叔康长由藤孝牵线投靠清洲,最先降服于信长进京的军队,从此与秀吉接近。不久,三好氏终于灭亡,当主义继在极度恐惧之下亲手斩杀妻儿,然后自尽。当时信长惟独饶过久秀一族,他要久秀亲眼目睹三好家覆灭,明白背叛自己的下场。然而久秀最终还是宁死反抗了信长。据说他私通越后的谦信打算与之内外夹击,信长对这种虚情假意的谋反和招降已经厌倦,就直接兵临城下,派友闲去让久秀献出茶具“平蛛釜”保一命,久秀愤然砸碎掉信长垂涎之物,随后自杀。而在这之前,他更多时间似乎花在忙于冲茶上。至少表面如此。 在世人眼里,此人自称“幕后执权”,在三好家控制将军府的同时掌握三好氏的实权,平生倒行逆施,专横跋扈,不可一世,一边cao持谋反的主业,一边寻欢作乐离奇度日。不过他茶艺修为真的很高深,身为绍鸥之徒,其艺业之精深,殊不下于一身市井商贩气息的所谓“天下三宗匠”。而且我觉得他身上没有咸鱼味抑或铜臭气息,药味倒是很浓。
除了泡茶汤,他经常喝药汤,一罐一罐地煲。但仍然一不小心就中风,更倒霉的是眼看到了握刀自杀之际,又中风了。 “咸鱼味是很难摆脱的,”眼神疯狂之人环顾众面,睥睨道,“就像久秀这条毒蛇,被他缠住你,很不容易摆脱掉。不过那谁家腌的咸鱼还是挺好吃的,毕竟属于家传。然而他自幼在咸鱼堆里浸泡长大,泡再多好茶,也冲不掉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咸鱼味。我前次去他家一趟,不管他怎么摆设、如何装饰,我还是闻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咸鱼味。当时我就说,别做那么多菜来招待我了,咱们直接就泡个稀饭,吃咸鱼吧!他觉得不好意思,我说有什么呢?我来你家吃饭,就想吃你家传的咸鱼。尤其是那条传说中珍藏千年的咸鱼……” 幸侃手拿面包夹茄子,打着饱嗝道:“我也爱吃咸鱼,拌红薯稀饭很好吃。我一次能吃十来碗……” “这个人呀精得很!他会做生意,”目光疯狂之人皱着眉瞪幸侃手捏的茄子一眼,继续说道,“而且很有挣钱头脑。除了祖传咸鱼之外,你看他出名之后乘机推出来卖的各种商品诸如‘利休豆馅’、‘利休馒头’、‘利休豆腐’、‘利休头巾’、‘利休木屐’、‘利休扇子’、‘利休缎子’……都很受市场欢迎,而且还皆不免有股咸鱼味若有若无地留在你的脑子里。宗及他们也都是很精明的商人,泡的茶再好,总让我感觉挥不去的一身市侩气息。茶味?还有纯粹的茶味吗?真正简单纯粹的清茶香气,我只在一个人那里闻到过,就是她!” 众人纷纷向他所指之人投眼望去,我也跟着探头张望。映入眸间的是个眉花眼笑的胖妞儿。 “噢,不好意思,指错了人。”目光疯狂之人亦自一怔,连忙移手另指过来,啧然道,“你怎么躲到幸侃后面去啦?幸侃,你挡住她了,快拿你吃不完的茄子滚一边去接着吃!一定要全都吃完,不要浪费食物噢,告诉你……九州还有多少人没有吃上饭呢!你要为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