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二章:慨当以慷 (第3/4页)
他这种人,司马相国也未必行,卫瓘凭什么?我看不一定是文鸯真的来了,谁看见过那人什么样子?” 槛车里的散发大汉转面朝我投来探询般的目光,缓声问道:“有何显著特征?”我回想道:“他头上有个螳螂。”有乐伸扇从我衣领后轻轻一拨,沾了只螳螂,抬到我眼前问道:“是不是这一只?” 我连忙退避,并且点头称是。囚车里的年轻人蹙眉道:“要看他拿什么兵器,是不是腰佩鸳鸯刀?”我摇头说道:“没看清,当时我被他一路骂,心里憋闷,并未留意到带了什么兵刃。但我觉得他煞气很重,自称曾惊吓司马师的眼珠暴眶迸跳出来……” “是不是这样?”树后探出一张焦额污颊之脸,瞪着两只大眼朝我逼视,有个眼珠突然“嘣”一下暴出,吓我一跳,那人咧开嘴笑道,“爆眶蹦出一颗眼球儿。” 有乐摘下那人脸上戴着跳来晃去的大眼玩具,讶觑道:“一积,你怎么会在这里?”长利也觉奇怪,忙拉那穿条纹衫傻乐的小子出来,憨问:“是啊,他怎么也在这儿?” 穿条纹衫的小子拿起一个黑溜溜之球,说道:“当时我返回那辆草料车去捡这颗没爆的滚雷,然后跟你们失散了,却遇到她……”随其反手所指,我望见他身后跟着个满头秀辫的白衫女子。她朝信照悄眸投觑,面色显得苍白,却又泛起红晕。有乐纳闷道:“你那些同伴呢?” 白衫秀辫女子从树后快步走出,神色不安的回望林间,说道:“我那些同门随鞠覚亮师叔半路遇到一个仇家,悄跟其后,找到机会正要狙杀,不料树林里面闹鬼了,有些蓬头散发的人头飞来飞去……”穿条纹衫的小子在她旁边咋舌儿道:“是啊,那情景真的很瘆人。我们一惊慌就跑散了,急找不着她那些同门,却在这儿遇到你们。” 那憋着脸的小兵抚脖转望道:“未必当真闹鬼,想是神秘而可怕的‘飞头术’又出现了。我听句安提起过,谯周有个学生会玩这手,还把谯周吓出毛病。句安将军似乎认识那厮,可惜句安大人死得太快,不然他若在此定能揪出那个搞鬼吓人的家伙……” 囚车里的年轻人蹙眉道:“句安死了吗?他曾是姜维的旧部,在蜀任牙门将。跟随大将军姜维攻打魏国,句安与李歆守城遭遇郭淮和陈泰围困。郭淮率多路兵马进军洮水,使姜维感到惧怕,逼其遁走,句安成为孤军,因见姜维弃之不救,城中粮缺,句安让李歆突围后回蜀,又闻李歆舍命杀出求援不成已降魏,句安遂归降魏国封为将军。去年魏国发动大军攻蜀,句安隶属钟会统辖。为阻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遁,句安率军断其后路。平定蜀国后,有功封列侯。” 我听到信孝在后边闻茄说道:“史载句安在钟会反叛时死于混乱中。至于谯周那个爱吓人的学生,我怀疑是陈寿。诸葛亮昔于五丈原病逝,谯周当时在家,听闻这个消息,随即赶去奔丧,时有后主诏书禁止大臣前往奔丧,但因为谯周行动迅速,得以到达。同年,蒋琬领益州刺史,谯周转而从事典学,为益州学者之首。陈寿拜同郡人谯周为师,顺便出仕。那时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众臣大都极力逢迎黄皓,唯独陈寿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谪。适逢陈寿父亲去世,他守丧期间,因为生病而让婢女伺候自己服药,被来客看见,乡党因此对他颇为议论指责。其实陈寿颇有魏晋名士之风,不受假正经的人欢迎。陈寿文笔出众,但他名声不好。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收录了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的一则传闻,说的是丁仪、丁讷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写《三国志》及校定《诸葛集》便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还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议论的人因此而轻视陈寿的为人。” 长利憨问:“陈寿是谁呀?”信孝瞥他一眼,闻茄回答:“史学巨著《三国志》作者。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分分合合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但也有论者认为他载笔之凶人,肆如豺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汉灭亡后,他沉滞多年。后受张华荐举,在西晋历任长广太守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番受人非议。” 树林里有个川腔之语悲愤道:“一本正经就好?那班假正经的家伙四处说我爱跟丫鬟厮混,我每天在家里除了写东西和读书以外便没事干,我就不能跟自家丫环厮混么?” 有乐摇扇转望道:“陈寿很有名呀,怎么会是这个腔调?”信孝闻茄说道:“他是巴西人。属于川蜀土著,其实比他更爱跟婢女厮混的名士也还不乏贤者,例如‘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世称阮仲容,早就宠爱着姑姑家那个鲜卑族的婢女。在给母亲守孝期间,他姑姑欲迁到远处,起初说要留下这个婢女,起程以后,却又把她带走。仲容得知姑妈把婢女带走了,急忙借了客人的驴,穿着孝服亲自去追她。因为那个鲜卑婢女已怀上他骨rou,姑家只好让阮仲容把她领走。两人同乘一驴回来。仲容说:‘人种不能丢掉。’所谓人种,这里指鲜卑婢已怀孕。那个婢女就是阮遥集的母亲。” “这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乐不由赞叹,“魏晋音乐家阮咸,字仲容,河南人。他是阮籍之侄,跟阮籍并称‘大小阮’,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同称‘竹林七贤’。而他祖父阮瑀早年便是‘建安七子’之一。阮咸为人旷达不拘礼节、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担任散骑侍郎时,山涛多次推荐阮咸,但没有得到晋武帝认同。阮咸曾质疑荀勖的音律,因此遭到记恨,最后任为始平太守,直至寿终。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乐,他玩过一种形似月琴而颈较长的古琵琶,相传因他善弹而被命名为‘阮咸’,此乐器简称‘阮’。身为道家名士,他从来蔑视礼法,当时讲礼义法度的人都讥讽他的所为。阮家同族人一起饮酒,当阮咸到来时,就不再用酒杯斟酒,改用大盆装酒,围坐一圈,开怀畅饮。有一群猪也来喝盆中的酒,阮咸直接凑上去,与猪一道喝。叔伯兄弟莫不认为阮咸这种放任旷达为德行,惟独阮籍不赞同这种做法。阮咸年轻时在居母丧期间,还作出了身穿孝服、骑驴追赶私恋的鲜卑婢女的这种鄙视繁文缛节的事情。‘骑驴追婢’的故事并非虚构,因为那是他其中一个有名儿子的mama,此婢女怀上的骨rou将会成为饮酒史上‘兖州八伯’之一的阮孚,字遥集,曾任广州刺史,官至吏部尚书。阮咸在母丧期间,放纵越礼。一向与姑姑的婢女私通,姑姑要出嫁,起初说好留下婢女,后来婢女又跟着他姑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