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侄儿,咱俩较量一下雷法 (第1/3页)
第142章侄儿,咱俩较量一下雷法 “……今有淑女孙氏,与吾儿一见而心生爱慕,遂至师府自承家室,愿同吾家结秦晋之好。 孙氏乃先星宿之精,仙真玉质,吾儿乃后载道之器,松风鹤容。 你二人若结连理,当可超脱生死之劫,永享齐眉之乐,日后同登琼楼仙境,共赴瑶池之约,岂不美哉? 阴阳相依睦之外显,纵仙真亦互有倾慕之心,吾儿不见上清派祖师杨羲与九华安妃之事乎? 为父时年四十有九,当年曾受妖魔之祸,致使沉疴缠身,幸赖孙氏心存仁善,辗转求药保吾残躯,今有痊愈之望也。 吾儿身负命,心系大道,却不可存忘情之念,如能得此良缘,日后诞下仙人血裔,亦为我家之幸事。 望吾儿思之虑之,若果有此心,可寻闲暇之日归家同为父相商。” 张牧之看完信,整个人好似被雷惊的蛤蟆,呆愣愣的坐着反应不过来。 “……孙氏,就是上次孙娘娘吗?……我记得那日织女星临凡,一共也看了没几眼,怎就心生爱慕了……” “喳!喳!”两声喜鹊的叫声响起,道士回过神来,见那送信的喜鹊正在石桌上蹦来蹦去,显然是在等着他回信呢。 张牧之心中没了主意,连忙开口呼喊:“师姐!师姐!出大事儿了!” 火光一闪,长明仙子现身,坐在石凳上:“什么事儿啊?快快来!你修为精进太快,师姐我现在正将之前的本事重新拾起来,忙得很!” “九阳祖师来信,这是要我和孙娘娘定下婚约?”张牧之着将书信递了过去。 长明仙子将信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认得这爹虽然是假的,但对伱是真不错啊!孙娘娘这星辰之精化生的神女都能替你讨来做老婆!” “师姐莫要取笑,我如今也是摸不着头脑,实在不明白这事儿怎就落在我头上……” 长明仙子并不通男女之情,自然闹不明白张牧之此时的想法,好奇道:“若是那转轮王的锦瑟公主倒还罢了,你连帝的孙女儿也看不上?” 张牧之摇了摇头:“并非是看不上,只是从来没有这等想法罢了,我老觉得自己来到此世,就该刻苦修行以完命,” “师姐同我气运相连,应当知晓我未来定然是身处动荡旋涡之中,这儿女情长……” 长明仙子以手支着胳膊,饶有兴趣地看着道士自己纠结,过了会儿忍不住道:“我总觉得你有些矫情了!” 张牧之一愣:“那师姐怎么看?” “九阳真人书信上也了,是让你有暇回师府商议一二,明这事儿还未有定论,你有什么好纠结的?” “退一步讲,就算定了婚约又如何?人孙娘娘配不上你?还是阻拦你成道了?你如今道行同人家比还差得远呢!” 张牧之想了一会儿,点零头:“师姐得有理,九阳祖师信上也,孙娘娘能求来灵药治疗他的伤势,仅凭这一点,我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长明仙子又道:“九阳真人将三五斩邪剑赐予你,又苦心积累为你未来的名望谋划,这是成道之恩。” “如今他又是你名义上的父亲,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肯来信同你商议,已经算是极开明的了。” 张牧之沉默片刻后再次点头:“师姐得有理,那我便写下书信让九阳祖师自行决断便是。” 长明仙子忍不住大笑:“你若娶了织女,这历代师中便数你最出息了!” 张牧之心中突然又想起地狱中那个身穿大红判官袍的锦瑟公主,忍不住摇了摇头: “可遵循九阳祖师的意思先定下名分,至于其他的,待我降服了那杭州城外的妖魔再吧。” “此言有理,我也去打磨神通了”长明仙子化火光飞走。 张牧之回到房里寻了纸笔,一边细细研磨,一边在心中推敲言辞,心中有了腹稿后才开始写回信: “父亲大人膝下牧之拜上:……儿婚姻之事但凭父亲大人做主……待儿挽过南京灾劫,除去杭州大魔之后定回府中敲定此事……” 道士写完书信后打开门,见院子里那只喜鹊果然未曾离去,于是便把书信放在石桌上。 喜鹊一低头,张口掀起信封,双翅一震,身形直上云空往龙虎山去了。 张牧之长吁一口气,抚平了心中情愫,打开门出了院,寻守静道长安排明日拜访朝宫之事。 刚在第二进院落里走了几步,迎面就见郭文斌自外面进来。 “见过主持!”郭文斌这几日隐约听到众道士议论这位新主持乘龙飞的事儿,在心里已经把张牧之看做神仙中人了。 “原来是郭秀才啊!这几日有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么?!” 张牧之笑着打招呼,以法眼观看郭文斌头顶,见这少年书生的气运似乎弱了几分。 郭文斌一愣,稍稍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生在这观中蒙各位道长关照,并没什么烦心的事儿。” 张牧之点零头,和郭文斌一起往藏书楼里走去。 朝宫位于南京冶山附近,乃明太祖下旨拨款建造,取“朝拜上”之意。 宫观占地三百余亩,内有各种殿堂房庑数百间,是南京城最大的道观,亦是皇室子弟焚香祈福的所在。 观中道士有数百余,都是下各派选出的杰出弟子,来簇一是为了同各派交流道法经意,二是为了提前积累名声,以便将来能得朝廷册封。 正因各派英杰弟子皆在此处,故而这主持之位需得由资历高,道行深的高功法师担任才能服众。 如今的朝宫主持便是当代师的胞弟,名唤张懋嘉,传闻同其兄长一样擅长雷法,符能通神,如今已是阳神真人境界。 次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