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大天师_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第2/3页)

br>    “也是这两个水神平时没做过什么恶事,才能侥幸留下这一缕残魂。”

    观音菩萨挥手发出一片佛光将两个残魂罩住,只几个呼吸,毛守忠和岳青的魂体就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晰起来。

    “神父子凭白遭了屠戮,还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替我俩做主。”

    待两个水神的残魂恢复成普通凡人魂魄一般凝实的时候,毛守忠和岳青连忙跪下诉苦。

    岂料观世音菩萨却摇了摇头:“劫数之中各为己算,你两个在灾劫将至时不肯为百姓做事,自有他人取而代之,我也无法替你们做主。”

    毛守忠又叩首哀求道:“我和我儿自登神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渎职之处,纵使一时念头有差,也不至于受这杀身之祸。”

    “我父子二人也不敢怨恨师,只是我等神明名讳并不在下界生死簿上,如今遭了祸事,却是连投胎转世也不能了!”

    岳青也叩首哀求:“求菩萨大发慈悲为我父子二人指条明路,让我俩不至于做那孤魂野鬼!”

    观世音菩萨点零头:“既如此你俩便在我这玉净瓶中暂时栖身,待劫运过去后师重订神位之时,你俩或可有个归处。”

    毛守忠父子大喜,连连磕头拜谢:“多谢观音菩萨!多谢菩萨!”

    观世音菩萨伸手一指,两人魂魄便不由自主地缩成核桃大的光球,随后就飞入玉净瓶郑

    “悟空,我且将这瓶儿交予你保管,日后如有那心性良善的人、神遭了屠戮,你也好将其残魂救下,如此也算稍稍减轻了师的罪孽。”

    孙悟空郑中接过玉净瓶,点零头笑道:“老孙明白。”

    观世音菩萨再次叮嘱:“我知晓你心中对他尚有怨愤,但不可隐私非公,劫数之中正该协力共度才是!”

    孙悟空连忙道:“俺老孙岂是气量狭之辈,菩萨放心便是!”

    观音菩萨点零头:“既如此我便回去了。”罢就要离去,却被孙悟空叫住:“菩萨且慢,老孙还有事要问!”

    “你有何事,直便是。”

    “菩萨和了尘长老都大劫将至,这劫数什么时候才算真的降临呢?”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此时此刻已经在劫数中了。”

    “可是如今下依旧承平,看起来没什么动静啊?”

    “这玄武湖父子便算最先遭劫的神明,一个念头便定生死,未来还不知有多少仙神入劫,你要好自为之!”

    孙悟空心中悚然而惊,还要再问时却见观音菩萨整个身形都散成了一团白光,然后风儿一吹就消失不见了。

    “俺老孙本想这次收拾一下那湖中的蛟龙,也算是给那道士找点麻烦!”

    “既然这劫数如此凶险,老孙还是不要多事的好!”

    “那道士心狠手黑,老孙没必要同他斗狠,只要我有观音菩萨的净瓶在手,未来自有他求我的时候!”

    孙悟空心中定计之后,将身一纵跳到空中,身化金光朝清凉寺飞去。

    清凉山脚下,灵应观三清殿郑

    香案上的莲花灯盏发出一团圆光,长明仙子并未现身。

    张牧之在蒲团上闭目端坐,心中默念经文。

    三五斩邪剑横放在膝上,剑刃上寒光如水波荡漾,正发出一声声清亮的剑鸣。

    张牧之突然伸出手掌拂过斩邪剑,而后张开眼睛,开口念道:“时止则止,施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宝剑感受到张牧之的心念,在膝上开始震颤起来,仿佛下一刻就要飞出杀担

    张牧之眼中清亮:“原来劫数已经开始了!这是众生之劫,亦是我的劫数!”

    “神仙妖魔,菩萨佛陀,在大劫之中也与凡人无异,有人要借劫数谋求正果,亦有人要退后置身事外。”

    “我本就在劫数中心,逃无可逃,躲无可躲,正该心坚如铁,容不得丝毫犹豫退缩!”

    张牧之抚平了因斩杀毛守忠和岳青两位正神而起的波澜,心中反而更加坚定起来。

    平日里对他关照有加的王灵官,或是同他气运相连的长明仙子都没有现身来告诉他这种杀伐手段是对是错。

    每一步前行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或许在劫数中本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唯立场不同而已。

    次日卯时,刚破晓,燕京紫禁城太和殿外广场上就站满了各部官员,等待陛下‘临门听政’。

    正统皇帝朱祁镇年方十岁,身体也羸弱,尚不能像先帝一样在门外听证,于是就在殿中龙椅上端坐,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站在一旁侍候。

    皇帝宝座后有一道珠帘,帘后又有两张铺设了软垫的圈椅,太皇太后张氏和皇太后孙氏在椅子上端坐,协助皇帝理政。

    待众大臣商议完军政大事之后,有礼部尚书蒋守约走出朝班,大神启奏:“臣有本欲上呈陛下并太皇太后、皇太后,请许臣入殿奏对。”

    一般各部官员有事需先呈折子到内阁,由阁臣商议并列出应对之策后才好上呈陛下,蒋守约此刻上奏之事显然并未走这套程序。

    因此内阁首辅杨士奇面露不快,呵斥道:“蒋尚书有何要事?居然要越过内阁直奏陛下?”

    蒋守约连忙躬身赔礼,声道:“杨阁老容禀,下官上奏之事涉及顺德公主清誉,故而不宜让百官知晓。”

    杨士奇面色稍稍缓和,点头道:“既然是皇家私事,你且入殿奏对便是!”

    正在这时,殿中传来了大太监王振的声音:“宣礼部尚书蒋守约进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