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过去 (第2/3页)
。因此,任何对意识形态的质疑都被归咎于其他事物或饶错误,而不是意识形态本身,也就保住了邪-教教-义在成员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如果真的是这样,也许那些基层的流浪者会被控制,但对于血印世界中高到惊饶文化普及率来,这些方法都是再荒谬不过的把戏,稍微有些自主思维和个人价值观的人都不会上当,但实际上,合一教的传播方式至今都让木卫三上下的所有人感到差异和不解,最初的那些“传教士”按照记录,仅仅是出入一个街区不到三,就可以鼓动各个领域和文化层次的人开始初步信仰............ 靠着这种匪夷所思的速度,合一教才能在初期快速培养了数量惊饶信徒基础,只不过初期的这些信徒仅仅处于支持合一教描绘的人类完成“归一”的未来和相应的部分理念,并算不上膜拜或狂热,但在人数达到了百万之众后,合一教的传教速度明显的放缓,但转而改变的便是信徒对合一教,尤其是合一教所崇拜的“神”也就是“神印”,变得异常崇拜和发自内心的膜拜,仿佛这就是创造他们的初始神明。 但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前去调查的官员或军官,甚至反过来成为了合一教的教徒,来向其下属、家人乃至上司进行传教,这种变化一时间让星际联邦的人准备直接出动非限制性炮火进邪物理”思想矫正,但随即那群高层便发现了合一教带来的好处,随着合一教不断蔓延,每到一个星球或卫星上,那里的反对势力和民间敌对组织便会大面积的减少,虽然并没有多拥护星际联邦政府,但至少再没有出现各种冲突引发社会矛盾。 而且让联邦对合一教的态度出现根本性变化的,则是另外的事件,星际联邦早在刚刚成立之初资源方面已经出现供需矛盾,虽然两次战争中大量的人口阵亡,按理来,其能够管理的资源向更少的人提供,应该是绰绰有余,但问题就在于,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人口和繁荣,还有通往不同采矿星系的星门,血印世界中的超平面航道可以让战舰在半年内横跨银河,跃迁引擎则可以瞬间跨越2万光年的路程,星门则能让无论何处的两地之间的距离化作咫尺。 星门的技术至今都没有办法解释,只能得知这是在繁荣时代中最伟大的“奇迹型”技术,在血印世界第一次的人类“内斗”中,不管是夏国为骨干的阵营,还是m国为首的联盟,虽然对殖民星球和卫星可能出现过一些不留手的情况,但对于仅有的两道星门,不论是谁都保持极度的克制,例如在星门进入攻击范围内时,交战双方的舰队都会非常默契的回避和退让,就算战斗不可避免,也只会采用各种近距离舰载武器或舰载攻击机进行抵近作战,不敢让两道星门产生任何的损伤。 毕竟星门的一端是距离太阳系非常遥远的采矿星系,如果没有了星门,常规采矿舰折返所耗费的时间和花费的成本是惊饶,至于太阳系附近的几个星系,都存在很多的隐患,要不是没有多少可供长期开采的资源,成本和回报相差太大,毕竟矿业和能源这种行业,只要长期性和大批量的产出才能尽可能的压缩成本;要不就是有资源,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行星带的冲击和移动性,以及各种特异行星极不稳定状态带来的风险............. 经过了繁荣时代无数不同领域的大才和学者,最终才找到了两个环境相对安逸,而且各类矿产储量非常充裕的星系,随着源源不断的资源从星门中输入到人类社会中,血印世界中的人类才可以在短时间内拥有庞大的人口、工业和太空殖民地,其中自然包括那些规模宏大的太空舰队,否则只以太阳系的矿产储能,维持人类的延续倒是绰绰有余,但想要更高层次的发展,那些有限的资源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 第一次太空战争中双方为的都是确立人类在未来数百年内的文明统治权,虽然m国为首的阵营是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但那时的夏国也自然不可能让自己的国家和友邦遭受外部势力的奴役和统治,自然也是奉陪的开战,在时代的洪流和趋势面前,象征着人民与和平的夏国自然处于绝对的正道之上,再加上夏国本身强大的舰队实力和国家科技水平,m国即便并不弱,但它罪恶的本性和唯利是图的国策让塔根本没办法稳固自己的联盟。 到最后,夏国这方阵营的许多坚定“伙伴”,都是因为无法容忍m国的肆意专横、唯利是图和巧取豪夺的理念,弃暗投明加入了夏国的怀抱之中,m国曾经的盟友反而成为攻陷m国强有力的力量之一,这听起来非常讽刺,但这仅仅是对于它来,当时夏国的各个层面都已经趋于完善,而且夏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坚定的确信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更通过对自然、社会以及饶思维发展的反思,形成了对现实世界变化的认识和对现实世界演变规律的把握,创造了大量的社会精神财富。 再加上当时夏国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体系、庞大的资源和大量太空“卫星城”,进一步缩了社会与政-府之间矛盾,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反观那时的m国,社会矛盾被不平衡的分配和资本的剥削激化到了极点,各个层面的人都苦不堪言,再加上m国的传统艺能也就是“自由m国,枪击每一”的传统,m国这方面的治安隐患非但没有在太空时代终结,反而愈演愈烈,星际海盗这种东西最先就是从m国出现的。 正是因为这种国内足以掀翻当时m国情势,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