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强明_第一百零六章:王崇古的火器之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王崇古的火器之梦 (第2/3页)

会遇见什么情况,现在多流汗,以后就能少流血。

    那一千戚家军充入京营之后,很快就起到了作用。

    王崇古将这一千戚家军进行了拆分,每人统领训练十名新兵,采用老兵带新兵的模式,这种方式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如今的京营之中,有一万新兵,这些新兵的来源比较单一,大部都是从京城各地招募而来的募兵,其他的则是从京营附近卫所之中挑选的军户子弟。

    在选拔兵马时,万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选择那些油滑之人,最好将目标都集中在平民老百姓身上,最好都是一些老实疙瘩,三棍打不出一个响屁的那种。

    王崇古也是这个意思,所以选拔出来的新兵,都是那些看起来非常老实的人。

    蠢一些没事,只要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上峰的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就是好兵。

    征兵出的钱,都是之前王崇古积攒下来的,不过,这次征兵其实没有花多少。

    这支新兵是万历的基本盘,必须要保证绝对忠诚绝对可靠,于是,万历将京城附近的皇庄拿了出来,凡入伍当兵之人,除了五两安家银之外,还会一次性获得五亩皇家良田,这五亩皇家良田前三年不用交税,三年后只需要缴纳摊丁入亩的税。

    皇家的田,大多都是一些上好的良田,肥力足,地势好,好好耕种的话,要比普通良田收成高上不少。

    对于京城的那些老百姓来说,什么时候有这种好事?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和五亩皇田,这是十辈子都碰不上的好事。此举一出,前来应征入伍的百姓络绎不绝。

    不为那五两银子,就为那五亩上好的皇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这次只要家里出一个人就能获得五亩传家皇田,上哪找那么好的事?

    再说了,当兵吃粮,也能为家中减轻一些负担,还能赚一些饷银,为什么不去?

    王崇古对于万历舍得拿出皇庄这事也很震惊,自大明立国之后,有几个皇帝会像万历这样,会把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更别说还是非常重要的田地。

    这次一万新兵,就拿出五万亩田地,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大手笔,更别说那还是五万亩地势好,水源充足的上好良田。

    这要不是明君,那什么是明军?

    对于万历来说,良田远远不及一万忠诚可靠的京营士兵来的实在。

    有了这一万精锐,以后万历就可以抢更多的钱,和更多的土地。

    “嘉靖嘉靖,家家皆净,没想到到了万历年间,却反了过来。”王崇古一脸笑容的说着。

    校场上的士兵看起来还是有些青涩,有些人连左右都分不清,但王崇古有信心,再有三个月,绝对能打造出一支强悍的兵马。

    “王大人,这一万士兵,你打算怎么安排?”站在王崇古身旁的理政尚书徐泽民开口问道。

    “这五千士兵,我想抽出三千仿照神机营组建火铳军。一万新军,七千步卒、三千火铳军,那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大明的威胁在北方,而火器正是对付北方威胁的好东西。

    可惜啊,京营军械库中的武器早就不堪大用,锈的锈,烂的烂,就连片刀都没有一把能用的。刀的问题倒是好解决,可火铳却不好解决啊。”说到这里,王崇古的脸色忽然沉了下来。

    王崇古在边关多年,深知火铳的厉害,若是能够装备一批,对京营战斗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想法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火铳兵虽然厉害,可使用的火铳却不那么好得。

    王崇古为了这个想法,跑了好几次兵部和工部,可惜,根本没有他想要的火铳。

    普通火铳虽然也能用,但无论是精度还是射程,都不太可观。

    更何况,工部和兵部积攒下来的那些武器,全是一些破烂,根本不敢用。

    一想到这里,王崇古就一脸无奈。

    明嘉靖中后,明军所使用的火铳,一般是鸟铳或者三眼铳。

    鸟铳是一把典型的火绳枪,得名于:“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一把合规的鸟铳,无论是精度还是射程,都是相当可观的。

    根据万历朝鲜战争时期的《宣祖实录》记载:“倭丸只到百余步,中原之丸可至二百步。”

    明朝一步大约1.6米,算下来,明军在万历年间的精良火铳,差不多有这三百二十米的射程。

    其实,嘉靖开始,朝廷就组织制造过火铳。

    据《明会典·火器》记载,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造了一万杆鸟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