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万历的钢铁皇朝之梦 (第2/3页)
低。以现在的工业水平来看,做一个简易的鼓风机还是可以的。 这些勋贵子弟没法科举当官,让他们做这些,最合适不过,给他们给事做,给他们个生活。 万历这样想着。 花费十年二十年之功,终究能培养出一批人才。 到时候,以他们为基。建造一个钢铁皇朝,未尝不可。 山上的风景并不好看,爬山最重要的不是去看山上的风景,而是享受这一过程。 万历看着山脚下的那些东西,瞩目沉思,朱翊镠和朱尧瑛他们却在万历身后不断的打闹着,少时不知愁滋味,现在的他们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年纪,并不知道原本的历史再有几十年大明江山就会倾覆,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潇洒,但万历不行。 下了山之后,宫中的御厨已经在万果园当中开辟出了一处地方,在这春光之下烹饪着午饭。 李太后和陈太后两人坐在花树之下,促膝长谈,有说有笑。李太后虽然有时候比较心急,但对于这个身份地位处在她之上的陈太后还是很尊敬的。 万历来到了她们俩人的面前一一行礼:“孩儿给圣母太后慈母太后请安了!” “皇帝如今愈发出众,正如这春光一样,再要不了多少年就要娶亲生子了,不知不觉间,我也已经老了!”陈太后笑眯眯的看着万历。 “jiejie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怎么可能会老呢?咱们现在还年轻着呢,可要好好享受享受皇帝的孝心。”李太后笑道。 “是啊,现在才拿到哪儿,以后定然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历也说着吉祥话。 “话虽如此,可这骄阳春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出来。”陈太后的脸上忽然多了忧郁。 作为隆庆皇帝的皇后,膝下又无一个孩子,在这深宫之中常住难免会烦闷,深宫漫漫,没有一个盼头。 “这还不简单吗?什么时候想出来那就什么时候出来。”万历毫不在意的说道。 陈太后摇了摇头,她并不认同万历所说的这些话:“皇家之中无小事,又岂能因为一人之贪欲而引万人之唾弃呢?皇帝年幼,又岂能为皇帝惹麻烦?!” “jiejie这话说错了,这整个天下都是我们家的,那些外臣不过是我们家的管家,咱们出去玩一玩,有他们说的什么?要是他们聒噪的紧,要么打他们的板子,要么就让他们直接滚回家。整个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最不缺的就是当官的,没了他们难道大明朝还要亡国不成?!”李太后一脸不服气的说道。 话虽如此,可陈太后还是有些难为情。 万历笑着道:“放心吧,那些外臣不会说什么的,孩儿心里早已经有了安排。” 陈太后心里还是有些想法,在听到万历如此肯定的说法之后,立刻来了兴趣:“不知皇帝有何安排?!” “是啊,有什么办法你就赶紧说。”李太后也催促道。 万历也不打算卖关子,直接说道:“慈母太后、圣母太后,不知可知宗学?!” “宗学?!”李太后一脸纳闷,她几乎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词,现在由万历说出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陈太后倒是听过,“宗学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再办过了,皇帝现在提这个,是有什么打算吗?!”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很低,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学习,所以自他登基为帝之后,对教育就极为重视。 共设宗学、武学和社学三大教育体系。 宗学设在京城,主要教导宗室世子、长子、众子、年未及冠的将军中尉及十岁以上的宗室子弟,学习《皇明祖训》、《孝顺事实》、《为善阴骘》等书,四书、五经、通鉴、性理诸书。 大抵是受过没文化的苦,朱元璋对后辈极为重视。可这宗学,却没兴办几年,朱棣登基之后,便罢免了宗学,虽说宣德年间有过恢复,可也没什么大用,最终走向消亡,不了了之。 而武学,是朱元璋为了培养领兵打仗之人所设计的学校,分为在京武学以及卫武学。也就是说,除了京城之外,每个卫都有属于自己的军校,培养自己的领兵之将。可惜,武学在永乐中就被罢免。正统六年虽然重建武学,可那只针对在京武学,至于地方上的那些卫武学,也就此消失。 自此之后,武将渐渐的沦为莽夫和愣头青。 后来,武学成了勋贵们混文凭的地方,和国子监没有了什么区别。 “孩儿的意思是,在这万岁山下,万果园中重建宗学,这次,孩儿想把宗学和武学合并起来,然后向宗室弟子,勋贵弟子们招生。 如果孩儿没记错的话,固安伯的长孙陈承恩现在也有十六七岁了吧?到时候,让他来这里读书,让他那些弟弟们一起过来。这里距离皇宫很近,朕给他们发个牌子,可以在宫中行走,到时候,进宫看看也是极好。”万历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