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张居正的私心 (第2/2页)
对不可能是他兵部的问题。 “你们户部往兵部解押了多少银币?”张居正看向王国光。 “五万两银币。”王国光说道。 五万两银币,如果全部换成白银的话,就能换取七万五千两白银。 即便将这五万两的亏空填回去,也能赚取两万五千两。财帛动人心,不可能无动于衷。 “将这些箱子全部打开,我要一一看看。”张居正说道。 “这就没有必要了吧,都已经查验过了,为什么要把其他的那些箱子打开?”还没等王国光说什么,银库大使便插话道。 田义看了大使一眼,说道:“打开吧,来都来了,当然要全部打开看看。” 张居正的声音沉了下去:“打开!” 刚才开门时就啰啰嗦嗦,现在又出言阻拦,这里面要是没有鬼,张居正第一个不相信。 没办法,银库大使只能硬着头皮,将库房中的银库一一打开。 摆在最外面的那些箱子,里面都是明光闪闪的银币,可摆在最里面的那些箱子,里面的却是灰扑扑的市银。 看着这些白银,王国光的脸色难看到了极致。 张居正的脸色,也跟着彻底的沉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王国光指着这些箱子,大声质问着银库大使。 银库大使慌张的解释道:“我不知道啊,属下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属下从来没有私自打开过。” “没有打开过?难道那些银币会七十二变?自己变成白银了?!”王国光破口大骂。 他从那些箱子中摸出几个市银,在手中敲着,发出沉闷的声音。 事到如今,已经不需要任何解释,铁证如山。
田义还是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他将这些市银尽收眼底。 “果然有问题,杂家看的清清楚楚,里面的银币,成了市银。”田义说道。 “完了,真的出事了。”一时间,王国光面如死灰。 虽说这事和他无关,可作为户部尚书,一丁点事情都没有发现,有玩忽职守的嫌疑。若是深究起来,他也有连带责任。 看着库房中的这些市银,张居正一时想到了很多。 此事,止步于户部,不能再把兵部牵扯进来。辽东战事在即,兵部不能出现动荡。 张居正心里很清楚,如果真的查起来,兵部也摆脱不了干系。可张居正担心这件事情所涉及到的人太多,牵扯面太广,对朝政不利。于是就想着让户部,独自将这件事情担起来。 户部这边好查,以太仓银库为中心进行调查,就能将所涉及到的人员查清。可兵部那边,一旦兵部将收到的银币全部算成军饷运送出去,那么就不好查了。 免不了又是一顿扯皮,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影响朝政,一旦引起官员恐慌,可就不好收场了。 反正损失的也不是太大,还不如将这件事情范围尽可能的缩小。 张居正并不反对查案,他反对的是彻查。 水至清则无鱼,没有绝对清廉的官,处理几个最主要的人物,震慑一下人心就行了,没有必须扩大案情。 一旦案情不断扩大,那事情就不好掌控了。这满朝文武,真算起来,也没有几个绝对干净,到时候没事也要查出事来。 何况现在朝廷之中,重要的位子上都是他的人,好不容易完成布局,真要连累几个,那可是绝大的损失。 所以,这案子可以查,但是不能扩大。 “将这里封存吧,禁止任何人出入,同时,把他抓起来。”张居正看向银库大使。 说完话,张居正离开了,他又去了宫中,向万历禀报此事。 “陛下,户部的太仓银库之中,银币十不存一,剩下的基本上都成了市面上的市银。臣以为,应该是户部内部出现了问题,所以臣建议,应以户部为主进行清查。”张居正坐在万里面前,说道。 田义回到了万历旁边,也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万历却并不认同张居正的说法,既然要查,那就要刨根问底,那就要将涉及到的所有人全部彻查一遍,只查一个户部,莫不是欲盖弥彰? 不过,万历没有当场否认张居正的这个说法。 查案查案,查着查着就有了案子。查着查着,就能把背后之人全部揪出来。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朕以为,应该由刑部、都察院和东厂共同审查。”万历说道。 张居正心中一凉,瞬间明白了万历这话的意思。 刑部和都察院他倒是可以控制,唯独这个东厂,却在他的控制之外。 真要是被东厂查到什么,那案件可就不好收场了。 但他又不能当场拒绝,毕竟这也非常符合道理。 稍作思考,他就想到了对策。 现在的张诚还在江陵,只要速度够快,赶在张诚回来之前把这件案子处理的差不多就行,也不用再担心什么。 于是,张居正领下了万历的旨意。 离开皇宫后,张居正去了刑部,找到了刑部尚书王之诰。王之诰是张居正的儿女亲家,两人关系莫逆,此事事关重大,要提前支应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