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执掌吏员 (第2/2页)
这层窗户纸不被捅破,依旧有很大的把握。 简单的检查了一下这些学生的功课,万历又回到了书房。 刚刚坐下没多久,工部尚书郭朝宾忽然求见。 “陛下,那个车床造出来了。”郭朝宾站在万历面前,一脸兴奋的说道。 这对于万历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车床制造成功,也就代表着火铳的产量将会更上一层楼。 “去看看!”万历兴奋的说道。 片刻之后,皇帝仪仗尽显,在工部尚书的带领下,率领文武百官,朝着广平库而去。 皇帝正式出行,文武百官都要随行。今天万历临时起意,所以皇帝的仪仗并不算大。 广平库位于西城区,本来是工部的一个库房所在,后来郭朝宾从万历手中得到那个车床模型之后,就召集工部工匠,在广平库开始实验。 过去这么久了,车床也终于仿制成功。万历给郭朝宾的模型,已经很简单精巧了,工匠们只需要按比例对其进行放大,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没过多久,万历就进入了广平库,广平库是一个典型的四合大院,里面仓库众多。 在最中央的空地上摆放着一个,硕大的车床。 这车床看起来极为简陋,除过齿轮、钻头以及传动轴等物是金属之外,剩下的东西全部都是由木头打造而成。 万历看着眼前的车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张居正站在万历的身后,一脸狐疑的看着眼前车床。 他当然知道这个车床是万历的杰作,但他并不清楚这车窗里面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东西实在太过古怪,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陛下,这个车床,臣已经让人试验过了,效率很高,能抵得上十个工匠。”郭朝宾站在万历身旁,详细的解释着。 对于郭朝宾所说的这个数字,万历没有什么疑惑,他太清楚像车床这种工具对效率的提升有多大。 张居正他们就好像是看天书一样,这个数字感到疑惑,他们并不认为眼前这个稀奇古怪的东西会有如此强悍的效率。
万历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展示一番吧。” 郭朝宾领下命令,随后看向工部的属官,那些属官心领神会,纷纷将此事安排下去。 过了没多久,一个属官拉着一头毛驴来到了车床旁边。 在车窗旁边不远,有一个类似于磨盘的东西,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公这个官员将毛驴拴在了这个磨盘上。 随着毛驴的前进,磨盘也跟着旋转起来。磨盘顶端有一个传动轴,传动轴在磨盘的带动之下,开始旋转。 传动轴输入之后会经过一套加速齿轮,然后再通过各个齿轮将动力传输到车床的钻头上,钻头开始旋转。 这个时候,郭朝宾从一个属下手中拿过一块木板,他来到车床前,将木板放在了钻头上。 也就是几个呼吸,这块儿足有一公分厚的木板瞬间便被钻出了一个窟窿。 郭朝宾拿着木板又来到了万历面前:“陛下请看,转瞬之间就能将这块木板钻穿,这个效率比一个熟练的工匠还要高。” 张居正从郭朝宾的手中将这块木板拿了过来,认真的看着。 木板上的这个钻孔整齐规整,就连周边的毛刺也没有多少,虽然张居正不懂这种工匠活,但心里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当他再次看向车床时,眼睛之中多了不少惊讶。 然而,郭朝斌不止于此,他随后又让人拿上了一个尚未钻孔的火铳,让人安装在车床上。 一个已经熟练掌握车床cao作方法的工匠来到车床前,小心翼翼的对这把火铳进行钻孔。 几乎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向了这个工匠,在场的这些朝廷大官对于火铳也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他们也明白一把火铳的打造非常消耗时间,尤其是火铳的铳管。 约莫一刻钟之后,郭朝宾又将这把火铳从车床上卸了下来,拿到了万历跟前。 “陛下请看,眼前的这把火铳,所钻进去的长度,已经抵得上一个熟练工匠三五天的活计,如果按照这个进度来看,一天之内,火铳的铳管就能制造出来,最多差不多两天。”郭朝宾面对兴奋的说道。 如此快速的制造火铳,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这一个车床上如果多加几个钻头,那么就能在同时对多个火铳的铳管进行加工,可以大量的节省人力,节省出来的这些人力可以分配到其他工序,这会更进一步加快生产效率。 兵部尚书谭纶的眼睛瞬间明亮,他一步上前把郭朝宾手中的火铳拿了过来。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郭朝宾对火铳极为熟悉。只看了一眼铳管,他就明白工部尚书郭朝宾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 “陛下,此乃利国利民的神器,应该大肆推广,此物既然能够钻动铳管,自然也能钻动甲片,如果用这种东西来加工铠甲上的甲片,将会事半功倍。”谭纶兴冲冲的说道。 “不错,如果给甲片钻孔,估计会更快,这可比工匠们一锤子一锤子敲快得多。”兵部侍郎殷正茂也开口说道。 好处可不仅仅只是他们说的那些,郭朝宾指着面前的车床,说了起来:“如果把后面的钻头等东西拆了装上水车,就成了一个日夜不缀的水车,可以将低处的水源源不断的送到高处。” 郭朝宾说的对,但不全对。车床乃工业之母,有了车床,万历就可以加工更多的东西。 有朝一日,制造出大明版的蒸汽机也不足为奇。 张居正却在这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陛下,此物堪称神奇,臣以为,应该立刻管控参加过制造此物的工匠,仿制机密泄露。这种东西对于朝廷来说是利器,对于敌人来说也是利器,必须要严加管控。” “此事,朕心里有数。”万历回道。 万历也来到车床旁边,近距离看了看车床的运转情况,根据车床目前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郭朝宾竖起了耳朵,认真的听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