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设置建州府 (第1/2页)
李成梁很聪明,他在这封奏疏中着重说明了徐泽民的功劳,并且着重说明了京营兵马在作战时的种种应用表现,将京营的火铳兵一阵夸赞,几乎可以用天花乱坠来形容。 李成梁很清楚,京营兵马是皇帝脸面,想要获得皇帝的看重,就要学会维护皇帝面子,皇帝满意了,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才能获得好处。 当然了,他也没有一直夸赞京营士兵的厉害,在奏疏中也说明了辽东兵马的英勇,同样用了大量笔墨来说明自己麾下兵马的厉害。 连带着麾下的将领们,能涉及到的基本上也都涉及到了,凡是这次跟他一起出兵的将领,几乎都有一些功劳在身。 这就是李成梁的聪明之处了,想要让手下的这些士兵跟着他死心塌地的混,就要将他们尝到甜头,给他们一些利益,不然的话,人家凭什么跟着他。 在说明王杲被活捉时,他着重的说明了一下王台父子的功劳。 王杲被王台父子活捉,这是隐瞒不住的事情,想要悄无声息将其抢夺下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 除此之外,还说明了一下觉昌安的功劳,说明了他在里面所起到的作用。 捷报送走之后的第三天,李成梁收到了辽东副总兵曹簠派人送来的捷报。 古勒山城已经攻破,王杲的儿子阿台被曹簠活捉。 这让李成梁大喜过望。 前脚刚刚把王杲活捉,现在后脚就把王杲的儿子活捉,一下子捉了两个,这可是大功一件啊,这功劳,比之前的都要大。 李成梁万分高兴,又书写了一封捷报,表彰副总兵曹簠以及他的孙子尼堪外兰。 至此,辽东战事结束,王杲的势力被连根拔起,辽东皆大欢喜。 捷报很快传到了京城,送到了万历的桌子上。 已经是夏季,天气炎热。 乾清宫的书房中放了几个冰鉴,里面存放着冬天时窖藏在冰窖中的冰块,为这酷热的夏天带来几分凉爽。 万历看着李成梁送过来的两封捷报,脸上多了不少笑容。 辽东,虽然现在是癣疥之疾,但如果一直拖着不处理,早晚会出现问题。 而现在正是处理辽东问题的大好时机。 辽东,最有野心的人就是努尔哈赤和王杲,这两人是明末辽东野心最大的两个。 努尔哈赤现在已经成了宦官,而王杲也被活捉,部落势力被连根拔起,不安稳的因素,也在渐渐剔除。 接下来,就该用平和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万历放下手中的捷报,走出书房,来到了外面的丹陛之上。 正午的阳光从天上直射而下,映照在万历的脸上,有些燥热。 他想到了之前的规划,将辽东彻底的纳入朝廷的管理之中,渐渐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 “此时是最好的机会,辽东一直都是军管之地,大量军队虽说能维护当地安稳,对于民生而言,确实是不安稳因素,有太大的局限性。此时,应该派遣流官治理。 但,此时辽东女真各族数量任然不少,与大明之间任然有很深的隔阂,此时派遣流官过去,说不定会引起当地的反弹,导致出现第二个王杲也不一定。” 万历在丹陛上漫步,思考着辽东事务。 “辽东是苦寒之地,没有几个官员愿意前往,就算前往辽东,官员和当地女真语言不通,大概率会如同明初流官治理云南那般,欺压当地百姓,使得动乱不止。 派遣流官治理是必然的,但现在不能cao之过急。改土归流是解决辽东问题的最好办法,此时流官不宜过多,先设置土知府、土知县。先在辽东建城,把那些女真人集中在城池之中,将辽东各族归于县、府的管理之下,从而间接将其纳入朝廷官僚体系中,弱化地方色彩,强化行政色彩。 等时机差不多了,再从朝廷派遣官员过去管理。当然,辽东地区的女真人,也可参加科举、入朝为官。那边条件艰苦,每年甚至可以额外给他们几个同进士出身的功名,甚至也要cao办学堂......” 万历思绪万千,在乾清宫前面的小广场上漫步沉思。 在很早之前,万历有了差不多的想法,这次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太阳西斜,万历回到了书房。 取来一张宣纸,将自己的那些想法书写在了上面,并且进行删改。 写好之后,万历让人把努尔哈赤叫了过来。 这小子虽说是个野心家,但是用的好了,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没多久,努尔哈赤来到了万历面前。 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野样子,整个人收敛不少。 他脑袋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