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战争经济学 (第1/2页)
朝廷对辽东的管理,在很久之前就有方法,如今只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就好了,没有什么其他问题。 张居正不明白万历这样问的原因,于是如实相告:“回禀陛下,按照之前的政策而来就行,不需要额外的方法。” 万历已经料到张居正会说这话,说道:“先生,按照之前的方法来,确实省事不少,可不一定有效,辽东这个地方非常特殊,需要特殊手段才能处理好,要是一直延续之前的方法,会不会发生变故?!” 来自后世,自然知道辽东的最后局面。 朝廷在辽东的政策,基本上就是羁縻制度,这种制度在国力强盛之时采用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国力稍微出现一点问题,局势将会在瞬间改变。 这对朝廷而言,是一个威胁。 所以,想要解决辽东的问题,之前的朝廷实施的政策,绝对不能再持续下去。 张居正对万历的这些话不以为然,他说道:“陛下,自古以来,中原弱则边疆强,中原强则边疆弱。汉朝之时,国力强盛,自武帝开始至宣帝时期,汉朝兵强马壮,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国力何其强盛? 然而,等到了两晋之时,中原衰弱,北方贼寇入侵不断,文明一度决断,衣冠南渡,尽是丧家之犬。隋唐之际,中原国力强盛,北方强敌无不称臣朝贡。至黄巢造反之后,神器颠倒,辽、金、蒙古,入主中原。 一切的根源在中原之强弱上,若国恒强,贼寇何敢入侵?!” 张居正洋洋洒洒,说着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时代,张居正的这番言论是非常正确的。 从历史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中原王朝强大,北方敌人自然就会称臣纳贡,若是中原王朝衰弱,敌人自然就会挥舞起屠刀。 张居正始终认为,无论是蒙古又或者是辽东,这些仅靠这些敌人,是无法灭亡一个大明朝廷的。 从古至今,真正被异族灭亡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 秦亡于暴政内乱,汉亡于国内诸侯,晋亡于内部攻伐,隋亡于急功近利,唐亡于藩镇之祸。 唯有宋,两次亡于异族之手。 先亡于金,后亡于蒙古。 “陛下,从古至今,中原亡于内乱者众多,唯前宋两次亡于异族。外敌虽然强悍,但不是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内政零落,吏治腐败,这才是灭亡之因。辽东,不过蛮荒之地,何足道哉? 若是新政持久下去,财政势必越来越多,届时练就一支强大兵马,马踏辽东,杀光所有女真,又有何难?届时,烧光辽东,斩尽女真,绝其苗裔,毁其巢xue,犁庭扫xue,势必能一扫寰宇。”张居正杀气凛然的说道。 张居正从来都没有正视过辽东女真,在他的眼中,辽东女真和造反的土匪流贼没有任何关系,杀掉他们才是最佳解决办法。 只是如今朝廷国力衰弱,没有一支强大的兵马,不然的话,他们要是敢蹦跶,将他们斩尽杀绝便是,哪里还用担心治理辽东的方法?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 解决不了辽东的问题,那就解决辽东的人。 张居正稍稍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陛下,朝廷强大,敌人自然臣服,朝廷衰弱,敌人自然倨傲。只要朝廷能够一直强大下去,这天下间就没有消灭不了的敌人。陛下,内圣而外王,乃圣明之道。” 张居正这话是在规劝万历,内圣而外王,就是让万历一直做一个明君,这样朝廷才能一直强大下去。 这些话在这个时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也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标准。 但是,却有一个很显着的问题。 那就是成本问题。 一个民族的诞生,需要千百年之久,可毁灭一个民族,长则百年,断则数十年。 灭掉辽东的所有人,固然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但不现实。 辽东广阔无边,从山海关往东北方向,乃至整个奴儿干都司,何其辽阔? 这漫山遍野的地方,朝廷需要花费多少力量和兵马才能将其消灭干净?需要花费多少钱? 即使将辽东的那些地方全部清理一遍,百年之后,春风吹又生,又会崛起一支又一支部落。 人是杀不完的,在强大热武器出现之前,武力无法征服所有人。 有些时候,一味地杀戮,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效果,只会使得割裂感越来越重。 成化年间,犁庭扫xue,将整个辽东杀成了尸山血海,可结果呢?不过百年,女真又卷土重来。 杀,又能杀多少? “先生所言极是,但朕以为,杀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辽东是一处好地方,辽东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