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传》与《周易》(三十四) (第4/5页)
说了吗?“纳音管地理”,这占葬地的卦就属地理。应按纳音断,就能断出地下的秘密。不过现在的考古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学科,现代考古上,是不会有那位考古学家用算卦来算一算该发掘的古墓里有何东西,那岂不太省事了吗?按《火珠林》筮法之说,连地下有什么就能算出来,这可是超科学的东西。但说是那么说,实际是用不上排场,只能成为算卦术士骗人的幌子而已。凡是为人算卦者,不论你是大学教授身份,或是地滩文盲,不是自身的无知就是有意的欺骗,没有高低与本质区别,否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甲子”的纳音五行是“海中金”,不论什么地方的金,都是金。所以“世下伏金”,是指世爻下藏匿着金。因断卦要先看世爻,“世”是代表着所问事项的自身。可这“甲子”是从那里来的,这可能是看“姤”卦的外卦,外卦是八卦之属的“乾”卦。“乾”卦的纳甲是“乾金甲子外壬午”。只有这样的联想才能知道这“甲子金”的出处。可这“世下伏金”的“金”又不当金子看待,算卦首要的是讲会“变通”。这“金”一变通,就变成了“是土中有石也”的石头了。从甲子金联想到土下是石头。金子从沙石中来,算卦者当作一类,也说得过去。为何“其色大赤”,原因是在这里的,“天风姤”卦的上卦是“巽”,下卦是“乾”,就是“巽下伏乾,是乾为大赤也”,因“乾”卦取象为天,为大赤,是这样联想推理出来的。这与《左传》里记载的筮例,反映的春秋时期用“八卦”取象联想、比类、附会人事吉凶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到宋朝还没有走出类比思维方式。这占葬地得“姤”之“鼎”卦,并能算出地下有石头,连什么颜色都能算出来。前面说过算卦先生的脑袋得像电脑那样,要把卦理,取象,天文,地理,人文,风候,四季,方位,月建,阴阳,五行旺衰休囚等等熟记在脑海里。一旦占出一卦,来断人事,人脑得像计算机那样,调出各种资料,类比、附会出人事吉凶的结果来。可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一些人占断几十年,也长叹自己学的不精,道行不深,临场总是十卦九错。过后反复推敲为人算错的那些卦,忽然觉得卦里的兆象是有的,当时为何没看出来。从不认为是“卦”不灵,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学到家,再继续学,浩首穷经一辈子,越学越糊涂。他那里知道“八卦”理论与方法与人事上的吉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从八卦筮术中想得到人事吉凶上的预测,无疑于是水中捞月。即使再下功夫,就是下八辈子功夫也学不出个“神断”来。故如这《火珠林》里讲的“姤之鼎卦”例举中说:“葬人xue中,掘地五尺,土中有石,其色大赤”。怎么能知道这些呢?卦中兆示了呀?“世持辛丑,丑为土,土伏甲子”。甲子的纳音是海中金,故世下伏金,是土中有石也。巽下伏乾,乾为天,为大赤,这大赤是乾卦的取象。这与先秦的“八卦”取象断法一样,是比类、联想、附会。至于一卦占出这“土中有石,其色大赤”,会不会对照,真的能通过起一卦算出某葬地下有石,其色大赤,那是可想而知了。这算卦类如小孩过家家的玩法,岂不让人觉得可笑。
卦中那些取象说法,是人的设定与说法。若真的去面对现实人事问题去类比,想得到一个真实的结果,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那么占此一卦“世下伏金”,为何不去认为是金子呢?直接说成金子一堆,多喜人呢!不更符合卦象么?大抵是金子难得,而石头遍地可取的现实缘故吧? 对于“第五爻壬申化巳未火,火克本宫为鬼,是伏尸鬼,申化未是西南方也”说法,这是解释为何西南方有伏尸的根据。“天风姤”卦第五爻是兄弟申金。天干是“壬”,这“壬”是按“乾金甲子外壬午”按排得来的。“天风姤”卦四爻为壬午,五爻为壬申,六爻为壬戌。这是“纳甲”装进去的干支。“壬申化巳未火”是通过爻变来看而得出的说法。“姤之鼎”的变卦“火风鼎”外卦是“离卦”,内卦是“巽”卦。主卦(即“姤卦”)第五爻纳甲后是“壬申”,而变卦(即“鼎卦”)第五爻纳甲后是“巳未”。这“壬申化巳未火”都是有出处的。“巳未”的纳音五行是“天上火”,这“火”能克“金”。乾宫的“金”,口诀是“克我者为官鬼”。所以得出“火克本宫为鬼,是伏尸鬼”。“未”的方位排在西南方,故“申化未是西南方也”。这与管辂之术那样,其说法都是有来头的,不是凭空而来,都是从卦象中得来的。即有“因”的,不过这“因”是假之“因”,是寻不出真之“果”的。 《火珠林》里所说的“掘下五尺见石者,土类五也,离xue四十步有伏尸者,壬申金,重数四,加丑未土类五,二五成十,并申金四是四十步也”。 这是回答断出“五尺”与“四十步”的卦象。十位数字与五行、方位都有相配。“五、十为中央土,四、九为西方金”。所以一卦中能看出很多取象的,似乎没有算不出的事情来。 那么“出刀伤人者,壬申乃剑锋金;主火灾者,巳未化火”的说法,这刀伤人者是看世爻壬申的纳音剑锋金联想出来的。“主火灾”是从“巳未”的纳音“天上火”联想到的。 再听听“西南的柳树”是如何得出的。“树旁者,巳未火鬼与壬午木合位,壬午乃杨柳木也”。“壬午”的纳音是“杨柳木”,这就联想出柳树来,若没有柳树,是杨树也对。若没有杨树,有其他的树也不错,没大树,小树也不为错,是难不着算卦的。卦理是个很宽泛的解释法,你若敞开联想,占一卦可以无所不能的联想到很多的东西。即使天上飞的,地下爬的,都能从卦象中联想出来。《火珠林》筮法就是这样解释如何断卦的,岂不感觉有一种熟悉感,那不是与《左传》里记录的阳虎们为赵简子断卦上的类似么?都是那种类比、联想、附会的伎俩。 现在流行的“六爻八卦”,就是京房的纳甲筮法,完善于《火珠林》。而《火珠林》开篇卷一是“易中明义”,也就是我们上边已引述并分析其中所问答的断卦方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