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9篇 对白 就是死去一点点 (第2/2页)
你上了。后来又听阿刚说过好像在云.龙.区公所的办公室里看到过你在那里擦办公桌,你在云龙上过班么? 我:好心的陈专家,他是为你好。我也听你报怨了多次城里无人情,我虽然在心也没有在意,世人都说城里好。 她:以前的父母都很专制 我:父母并不是真正懂得儿女的心,好心未结果。其实我也有点怪爹爹,当我上高中时,我家可是附近的首富,家里天天鱼rou不断,常常有客,可爹爹却把我的费用管得很紧,每个月9块钱。最主要的是我只要在家,就安排我当主要劳动,几乎没有摸书本的时间,没有一点像个要我攻大学的样子。最气我的是暑假,好几十天,我在忘记别人却在巩固和预习。 她:我是自身努力不够 我:只要自认没有成功的,就都是自身努力不够。如果足够,就能破除万难了。 说到父母的专制,现在不是我们的父母的事了,而是已经身为父母的我们自己。 我小妹就是为了她儿子的意愿,还跟那个混蛋将就着过。我对自己女儿,也只给了一点点的管束,甚至在竭力避免用自己的思想想去影响她,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你呢?有没有跟女儿聊过你俩的事情? 她:我没有跟女儿聊过,不想影响她 我:爱是不说。 她:我这辈子就算完了,怎么都要尽量让女儿幸福! 我:我看你独立性很强,有没有他也改变不了什么,先过好自己的精神生活吧。有一点你错了,这辈子才过一半哩,哪能算完了!正好现在可以由自己做主,就从现在开始为自己活,等于是重新活过。以前是不值,后半生还可以值回来,还有扯平的机会。 她:人的前半生才是活的质量 她:老了有的几十年没意义 我:你是明白的,男子从生理上来说,七八十岁都还能生育,好像还不算老,那只是假象;但平均起来女子更长寿,只有长寿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越是失败,越是要活好以后,而且要活得越久,即使不精彩吧,长远就好。 我:前几十年,为的太多,当然知者众,是很喧嚣很炫目;后几十年,才是为自己活的,所以阿兰无闻才是正常的。已经失去前期的精彩弥补不起来,就把后半生活自在才是。 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前半生活的是身,后半生活的是心。我看你呀,那么有慧眼的,还是没有真想明白,人生后半段才是最宝贵的。 就像你今天转发的海子,为什么海子去了顾城还在去,就是为了不想让那已经放飞的心回到不那么要紧的身上来,就是想心永生而把身完全放弃。 当然那是我辈完全做不到的境界。对于我们来说,就该——心不死,身不坏,后半辈子求自在。 她:慢慢来吧 我:对慢慢来,不要急,再用五十年的时间,把人生重新来过。最少你还有我这个家门可以兼职做你的朋友,最少还可以谈谈心,是不? 你其实比我们容易,最少你已经有退休金,基本的用度不太愁,关键就在于要想得开。我认为前半生更需要家庭,后半生更需要朋友,你这几样都不缺,只要把握好自己身体这一关和心理这一关。 心理说了这么多,身体呢? 相比较而言,女子更看重男子的心理;而男子更看重女子的身体。要求更高的人当然是都看重的。你以前的体质是不错的,但以前你就不太注重锻炼,高中时我也观察到了,你做课间cao时根本就不认真,我就由此有理由担心你对自己的身体在乎得不够。 问一问好,你是不是也有颗大牙有点问题? 她:我的牙齿都不好 我:你的门牙很好,很漂亮。 我是在群里的照片上看出你可能右边的大牙不太好。我这么多年没有去医治,是我天生抠门,又麻药半免。 你呢?是不是有几分不太在乎?女子的身体比男子更重要,自己是一定要在乎的,即使不为了他。 我:你上次还说‘大病没有,就是体质不好’,但你又失眠,牙齿又都不好,还‘身体心里年龄超过了计数年龄’——这些才是你现在该在乎的,至于收不回来的感情投资,就当打水漂了吧。 她:嗯,谢谢你,给我这么多开导。 我:希望你今晚能睡个好觉。 无论谁对你好或者不好,都是外在的,哪怕是应该很亲密的爱人,哪怕世情比今天还要冷,只要你自己在保暖,就冷不着,靠的还是自己对自己的关爱度。 在这个冬至节,吃什么都没有爱惜自己更温暖。 晚安! 明天我还请假在家,有话你尽管对我说。 她:好的! 她:(发了一个连接,是[法国]埃德蒙·阿罗古的诗《离别的回旋曲》) 我:“别离与永别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就在能不能重逢?但在家父的心中,区别一定不在这里”这一句,被我设定成了个人词组。这是我写在《水不暖月》中的,当时我自觉这种认知很有价值,能重逢,离别就不必伤透。在第69章中接下来是这样写的: “...永别之后,自己已经与他和他合而为一,不止是责任,不止是情感,不止是力量,还有很多。所以在家父的心中,永别反而是一种永远的融合,因为是融合,他才能那么强大! ——其中有点微妙,您能想通吗! 而分别,却是相互把自己割舍一部分,相随对方而去。这也是我与家父的分别。 ”这是在写到父亲与爷爷和大伯永别时想到的。 离别,太多,早就不止是种感情,已经被我认定为一种境界,才会把它设为词组的。像我这样写来,单就分别,与这首诗已经有些小同了。但我没有诗人写的那么好,那是针对生命,入骨三分,不止是割舍了,就是死了! 语言就是这样,谁贴得更近,谁就更有生命。我们的用语有类畏惧成了潜在的本能,在忌讳用到某些词,就使语言与客体之间拉开了距离,就是去真距。 看了你转来的这首,那么,我知道了,我承认,离别也是种哲学。 “离别的回旋曲 ★ 离别,就是死去一点点, 是对往昔所爱的一种死去: 无论是在何时亦或是在何地 人总是割舍自己的一部分生命离去。 ★ 是誓言的哀鸣, 是诗文的末节; 离别,就是死去一点点, 是对往昔所爱的一种死去。 ★ 一次离开,亦是一次赌博, 直至最后的诀别 拿付诸的灵魂作注, 在每一次辞别时愿赌服输: 离别,就是死去一点点...... ★ 作者/[法国]埃德蒙·阿罗古 翻译/Jeanne” 离别就是死去一点点,但诗人用了回旋的方式,也在表明“重逢”!这也是种重逢! 我是很希望你用重逢的希望来冲淡离别之伤,但这很苍白,很无力。离别是无可奈何必定会落去的花,重逢的希望就像我们85年初在简阳党校别后到30年后的年尾还不能相见一样——真实得如此假! 我还希望你就像忘记了我们那次见面一样,把令你心伤的感情洗劫通通忘光光。 让该死的死去,让你重新活过,阿门! 但愿你现在已经入睡,现在已经深夜两点过,但愿你是明天天亮后才看到我的这条回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