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另一个武道 (第2/2页)
几个?道是,武道也是,气运神道勉强算是半个。其余的,都是诞生于其余纪元。” 许是看出了姜黎心中的想***仙继续道。很多人看到此世修炼体系众多,就以为此世修炼文明极为昌盛,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此方地才诞生多少年?还没有步入中期,真实的修炼文明并没有多发达,看如今的人域就知道了。之所以看起来极为兴盛,全是得了其余纪元传承的缘故。 “只有两个半?” 姜黎皱眉,他还以为,地间这么多的修炼体系,不大半是诞生于此纪元,那起码也有半。 可如今听谪仙之言,真正诞生于此纪元的修炼体系,竟然只有两个半,还都是源自于人族。 “不,是三个半。” “道友且随我来,你一看便知。” 神秘的笑了笑,谪仙示意姜黎跟上,带他朝不远处的石碑走去。 也不怕谪仙算计自己,姜黎连犹豫都没有,直接就跟了上去。 而他的这个动作,落入谪仙的眼中,更是让他肯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测,姜黎肯定隐藏了修为,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真要是一境修士,怎敢与来历不明的人靠的那么近。要是起了歹意,那真是连逃的机会都没樱仟千仦哾 姜黎确实不怕谪仙,他虽然不知谪仙的具体修为,但经过刚才的反复试探,他已经确定,神明古地是有上限的,最高只能容纳下三境的修士。 实力一旦超过这个范围,立即就会被神明古地残留的规则排斥,要么是被赶出归墟之地,要么是被送往更深处的古佛旧地。 就是,在神明古地,任凭他谪仙再强,最多也只能发挥出三境圆满的实力。 而别看姜黎如今的修为,只是一境,可因为体内先灵胎的缘故,他随时能够爆发出堪比中三境的实力。 当然,这么做会对先灵胎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若非万不得已,姜黎绝不会如此做。
正是因为有这个依仗在,姜黎此刻才显得底气十足,丝毫不惧谪仙。 …… 跟着谪仙走了一会,姜黎就来到了他最开始看到的石碑处。 是石碑,离得近了,姜黎才发现,其材质并非是石头,而是一种他所不知道的材料。 神碑高有九丈九,宽有三丈三,其似金非金,似玉非玉,表面生有然的纹理,好似大道的有形载体,颇为玄妙。 “这是大道神碑,每层归墟之中皆是存有九面,为地规则所化,拥有不朽不灭的特性,除非地破灭,不然无物可以将其摧毁。” “道友,你且来看。” 走到其中一面神碑前,谪仙朝姜黎介绍道,并示意他走过来看。 姜黎依言走到大道神碑的面前,抬头朝上面看去。只见巨大的石碑表面,刻有一枚枚斗大的先神文。 先神文,地间最为古老的文字,为先所用。如今地各族的文字,皆是自先神文演变而来。 而现如今,能够熟练书写先神文的,只有那些大族嫡系族人。姜黎自然不会写先神文,但这并不妨碍他认识。 或者,先神文自有玄妙,哪怕不认识,在看到它后,也能明白它所代表的含义。 “道!” 姜黎念出了大道神碑最上面的文字,继续往下看,只见上面写道,六境,凝血,显照,觉醒,返祖,法相,渡劫。 凝血:凝聚体内之血,觉醒血脉神通。 显照:显化出血脉中的之影,明悟自身跟脚。 觉醒:觉醒血脉中的意志,促使自身朝转变。 返祖:血脉返祖,身化。 法相:凝聚法相。 渡劫:渡成神之劫。 “这是……” 姜黎猛然回头,看向了谪仙。这六境,正是道的六大境界。 是的,道只有六个境界。而非是最初姜黎所想的那般,有着九个境界。 道,是羲皇为远古先民开创的。而古籍有载,远古先民,生而不凡,生就有着四境的实力。 既如此,道自然也就没有下三境的修炼之法,直接从四境开始修炼。 而羲皇之后,因地发生变故,以至于人族越来越弱,从生来就是四境,逐渐退化成生来就是凡人,使得后世之人,渐渐难以修炼之道。 就是这时,二代人皇神农应运而生,开辟武道三境,这才弥补晾的不足。 似姜黎之前所的那般,武道三境圆满后,还要重新从一境从头修炼道,皆是他年轻不懂事,人亦亦云的结果。 以他当时的身份,如何能了解到道的真相?就像是穷人,根本无法想象皇帝的生活一般。 “道友别激动,继续往下看。” 谪仙笑了笑,让姜黎不要激动,继续看向下一面大道神碑。 见此,姜黎压下心中的疑惑,走向不远处的第二面大道神碑。而这面大道神碑,记载的则是武道三境。 通脉,打通十二正经! 开脉,开辟奇经八脉! 脱胎,九次脱胎换骨! “道友继续看!” 谪仙示意,让姜黎再往下看。 姜黎收回目光,转而走向第三面大道神碑。按照他的猜测,这面大道神碑记载的应该是气运神道。可当他看清上面记载的文字后,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就看到,在这面大道神碑的最上方,用先神文写着两个大字:武道! 是的,还是武道! 明明已经有过武道了,可这面大道神碑记载的,依旧是武道。 强行压住心中的震惊,姜黎继续往下看去,只见下面写着武道九境! 同样是武道,可这面大道神碑记载的武道,却要比上一面记载的武道,足足多出了六个境界。 姜黎连忙继续向下看去,想要知道这武道九境究竟是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