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_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弃的土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弃的土地 (第1/2页)

    1647年8月5日,布兰卡港内陆.

    蒙虎从骑了大半天的骡子身上跳了下来,怔怔地看向前方不远处一片片令人震惊的景色.那里是一片白花花的"沙漠","沙漠"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粉红色湖泊.蒙虎所站的地方较高,因此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个湖泊的全貌.

    那个湖泊的面积不小,看起来有数百平方公里——也许更大.湖泊里的水位不高,水面也很平静,而且呈一种诡异的粉红色.湖水颜色深度也不一,有的地方深一些,有的地方则要浅一些,似乎是湖里面一些藻类植物所产生的效果.这些藻类分泌大量β-胡萝卜素,使得湖水呈现了难得一见的粉红色.

    "这里就是克兰迪人报告的盐漠区了,大大小小的盐湖不计其数.本地的西班牙人也早就发现了这个盐湖,他们称这个最大的叫做萨利纳-格兰德斯,意为大盐湖."王大力拄着一把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脚下到处是松软的盐粒,也许这里曾经是大盐湖的范围,但如今湖水干枯了,大量盐分被蒸发暴露在外.蒙虎深深吸了一口气,这里的味道很重——特有的盐漠区的味道.他抓起一把地表的松散结晶盐看了看,盐粒较粗糙,而且应当夹杂着很多硫酸钠之类的玩意.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可以利用两者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的原理逐一分离出来,而且这个地方的盐中氯化钠含量应当远超过硫酸钠,就是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钾盐之类的金贵玩意儿,估计可能性不大.

    与滨海地区的盐沼地不同的是,这里几乎全是盐漠,土壤的含盐量也相当高.四周除了一些低矮的疑似碱蓬草以外的植物便再无其他物种,动物更是一只也看不见,仿佛成了生命的禁区.

    "那边有一些芦苇丛,可能盐碱化程度不是很高."王大力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走回了湖岸边.只见他指着与大盐湖相反方向的方向说道.那里似乎有一片沼泽区.沼泽通过一些弯弯曲曲的小沟渠与大盐湖这边连接在一起.看得出来,在降水丰沛的季节.这些小沟渠里应当会填满卤水,将大盐湖与那片沼泽区连在一起.但现在是枯水期,盐湖的水位降低,便与沼泽断了联系.

    听到王大力的话后蒙虎便转眼望去.只见那里果然是一片沼泽区.沼泽区的盐度应当没大盐湖这边那么高,因为那里的水颜色比较正常,沼泽区内也间或生长着一些植物,依据地势高低分别是芦苇,碱蓬,盐生车前,盐角草,互花米草等植物.只是那里依然看不到任何食草动物的影踪,沼泽内的水面也是死水一潭,不起任何波澜.岸上偶尔有一写光强烈的东西,蒙虎知道.那是盐块.

    在盐沼,盐湖以外的广大区域内,则是盐漠.这些地区的地面上堆积着不知道多少年地质变迁所形成的结晶盐,很多都已经结成了硬块.这时候人们只需要拿铁镐将其敲击下来,然后想办法切割成标准形状的盐块.就能很方便地运输出去了.

    "这是一个宝库啊."蒙虎看着这一片夹杂着绿色,红色与白色的奇异世界,不由得咧着嘴笑了:"那兴兰迪人说得没错,这里是神灵恩赐的礼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宝藏.听说阿根廷内陆地区的盐湖,盐沼相当之多,既有普通的氯化钠,硫酸钠,也有大量的钾盐,硼酸盐,锂盐,开展盐化工的条件非常优越."

    "更绝的是这里的温差较大,降水也不多不少(600毫米),非常适合晒盐.当然了,最初可能根本用不着我们晒盐,那些盐漠上大量的盐块先切割开采了再说,总而言之,这里要是拿下了,基本上就彻底解决了我们国内所有的工业用盐及食用盐,甚至还能大量出口.我们再也不用在国内辛辛苦苦地晒盐和煮盐了,那样效率和成本都太高了."王大力也兴奋地拍着手掌心说道,"这次考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不虚此行.这里是一个无尽的宝库,同时风景又是这样的震撼人心,嗯,考察圆满成功,回去就向政务院写报告,建议由政务院牵头组织部分人手来这里设立定居点,以便开采盐矿."

    两人交谈间,随队考察的助手们早就将一些典型的盐矿标本采好存放了起来,这些都是要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