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棉河(一) (第2/2页)
带,白白让大量淡水流入海里简直就是一种犯罪.因此,在棉河流域尽量利用现有条件改建人工水库蓄水,同时开挖大量灌溉水渠浇灌作物,便成了消耗雨季时过量水资源的不二法门——而棉花这种大量消耗淡水的经济作物无疑是最合适的. 当然修建人工水库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计划.在现阶段,主要还是靠在河道两岸栽种树木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为主,同时尽量修建一肖距离的灌溉水渠——水渠底部以砖石水泥砌成,上部盖上木板,以防渗漏,蒸发——来灌溉棉花种植园内的作物. 棉河河道两岸栽种的树木以栎树,柳树为主,而不是采用新华港,塔城,圣玛丽岛一带的桉树.那些地方降水丰富,年降雨量通常在2000毫米左右,因此到处需要排水.东岸人后来从澳洲引.进了许多桉树到这边来栽种,桉树这种植物经济价值不错,同时又是一个"抽水机",生长过程中极其耗水.因此移栽到北部热带雨林,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非常适合,而棉河流域的水资源本来就很宝贵,当然就不能移栽桉树了. "我们闯记公司承诺移栽两千株柳树,两千株栎树,那就一定会完成任务."李振纲将凉帽摘下来扇了扇风,然后说道:"这鬼地方实在是太热了,这不是凉季嘛,怎么也这么热!" "这里已经不错了,气温还不到28度,而且一点也不闷不像新华港,潮湿闷热,要不是有点海风能让人凉爽一下,简直就是没法过."开拓队的科员闻言笑了笑,说道:"而且这里气候干燥,蚊子很少.新华港那边即便是白天,野外的树荫下也经常能看到蚊子.而在这边呢,也就河边偶尔有些蚊子飞来飞去罢了,远离河岸的地方蚊子就很少.你就等着瞧吧李掌柜,将来你们的棉花种植园在这里开起来,劳动人口的死亡率一定比那些剑麻,咖啡,胡椒种植园要低多了.我很不骗你,我听我在南非工作的同乡介绍过,他们那边的死亡率就很低,疟疾,痢疾,霍乱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不高,真是让人羡慕得紧."
"呵呵."李振纲轻笑了两声.闯记投资公司是大公司,注册资本几近十万元,在国内堪称首屈一指,为此当初工商部甚至差点不让注册并要求其拆分成两家.幸亏这家公司的股东们(李过,高一功,袁宗第,郭升,刘芳亮等人)当初拉了威震山东的莫大帅入股,因此才堪堪成立了起来.不过饶是如此,这家公司依旧成了文官们的眼中钉,不但赋税奇高,就连各种摊派也是多如牛毛,赚点钱真的是很不容易. 这家公司目前在新华港投下巨资,买下了一家剑麻种植园,一家胡椒种植园和三家咖啡种植园的产权(二十年使用权).这还不算,李振纲在仔细考察了棉河地区的条件后,又决定斥资买下大片荒地做将来的棉花种植园,同时承诺改善当地自然环境,在河道两岸栽种树木,修建一定容积量的人工水库和灌溉水渠. 新华夏开拓队的史队长在听到闯记投资公司居然愿意下如此血本后,立即喜出望外,然后也不管将来文官们会如何仇视自己,大笔一挥很爽快地批准了这份双赢协议:你闯记公司敢去投资开荒,我就敢给你批地,而且租金降到最低!只要你将这心地开发出来,几十年后就都是国家的,那么我还犹豫什么至于那些白衬衫们的聒噪,老子才不在乎呢! 闯记投资公司在置办下这些产业后,手头的资金仍然很富余,于是李振纲便琢磨着是否买点奴隶回来.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来讲,从马斯喀特商人手里买廉价的波斯,俾路支甚至阿拉伯奴隶是最划算的,但从个人情感角度上来讲,他又不愿意让这些"夷人"占有这片土地.棉河两岸的土地非常肥沃,草原上虽然在旱季比较干旱,但到处都是野牛群,养活个十几万人,几十万人根本不在话下. 若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都是我大明子孙就好了,李振纲默默地想着.他决定过两天就去新华港碰碰运气,如今整个新华夏岛都不禁人口自由流动,他想去那里看看能不能招募一些明人子弟前来这里开荒.若是有自然好极,若是没有那也得去新华港马斯喀特商人的会馆内联系业务了,总不能让这些种植园都长期空着吧.(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